“從未擔心過市場的問題。
“2026年的生産計劃已排滿。
“預計今年産值將達到13億元。”
…………
日前,記者走訪貴州雅友新材料有限公司,該公司副總經理楊代紅的話語處處顯露出“‘鋰’想照進現實”,公司發展進入了“順風順水”的佳境。
貴州雅友新材料2021年底落地黔南州甕安縣經濟開發區,2022年投産。“年産量和産值飛躍式增長。”楊代紅介紹,該公司生産的磷酸鐵是生産磷酸鐵鋰電池正極材料的核心原料,自2022年底投産以來,就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的緊俏狀態。在國軒高科、中航鋰電等頭部電池企業産業鏈中,都有該公司産品的身影。
扎根鋰電池産業鏈,三年時間,貴州雅友成長為掌握相當話語權的新能源企業,靠的是苦練“內功”。“公司鋰電池正極材料前驅體産品從最初的二代,快速迭代至如今的三代半,眼下正大力攻關四代技術。”楊代紅説,面對産業的飛快發展以及技術的迭代升級,貴州雅友研發團隊緊密結合貴州省的基礎技術狀況和應用技術領域,制定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研發計劃,並取得了顯著的研究成果。截至目前,企業已累計申請發明專利17件,並獲得CNAS實驗室認證、三體系認證(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IATF16949認證,和“高新技術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
“為應對供不應求的緊張狀態,今年,我們將通過內部技術改造,把一期項目磷酸鐵的年産量從10萬噸提升至12萬噸。”楊代紅説,在海外市場的銷售與布局上,該公司産品已成功打入韓國市場,正積極拓展整個東亞市場。
“我們的目標是成為世界級鋰電池正極材料前驅體供應商。”楊代紅説,依託甕安得天獨厚的磷資源優勢,抓住黔南打造全國重要的新能源電池材料生産加工基地的機遇,“我們將大展拳腳。”
目前,貴州雅友新材料生産所需的磷酸一胺、液氨、七水硫酸亞鐵等重要原料,在300公里範圍內就能全部配齊,物流成本相對較低。“這就是我們落地甕安的原因,也是我們發展的底氣。”楊代紅説。(記者 陳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