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推動工作的實際成效
——省委十三屆八次全會精神在黨員幹部群眾中引發熱烈反響
連日來,貴州省第十三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精神在全省廣大幹部群眾中持續引發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要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推動工作的實際成效,積極為在中國式現代化貴州實踐中展現新作為、作出新貢獻。
“全會提出,必須大力實施強化比較優勢戰略,更好把生態、礦産、文旅、數智、人力等資源優勢轉化為産業優勢、發展勝勢,為我們指明方向。”遵義市紅花崗區工科局局長高天雨説,將堅定不移以“富礦精開”為遵循,立足錳礦資源稟賦,以天磁錳業為龍頭,穩定年産6萬噸電解金屬錳生産線,並攻關電池級四氧化三錳項目,推動産業向高端化、綠色化發展。
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內容。黔南州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城鎮化科負責人程彥偉&&,以全會精神為指引,將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全會精神,紮實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建設。一方面着力完善農業轉移人口就業、教育、醫療等保障機制,確保群眾“進得來、住得下、生活有保障”;另一方面積極謀劃實施城市地下管網改造等項目,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提升城鎮品質,讓群眾在“十五五”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獲得更多幸福感。
“全會提出要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美麗中國,為‘十五五’時期林草事業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在生態建設方面,銅仁市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姚元貴説,銅仁市林業系統將堅守生態和發展兩條底線,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銅仁市“十五五”時期林業草原保護髮展規劃編制工作,圍繞木本油料、林藥、木竹加工、林下經濟等業態,加快構建生態林業現代化産業體系。
文化是一個地方的靈魂,全會對文化建設的高度重視,激發了全省宣傳文化系統幹部群眾的創作熱情和服務意識。在六盤水市水城區,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區精神文明辦主任楊濤説:“近年來,全區立足農民畫資源優勢,精心打造‘農民畫裏話文明’新時代文明實踐特色品牌。”楊濤説,下一步,將持續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服務群眾、融入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深化品牌引領,不斷拓寬陣地覆蓋半徑,讓文明新風吹拂千家萬戶。
鄉村振興作為貴州現代化建設的重中之重,全會對此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黔西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劉潔説,黔西將緊扣十項重點任務落地見效,聚焦産業振興核心任務,持續壯大肉牛、酒用高粱等優勢産業;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深化農業技術培訓,推動良種、良法、良田、良機融合應用;促進農業與文化、旅游深度融合,讓全會精神在黔西的田間地頭落地生根。
“作為基層工作者,我將深刻領會全會精神實質,始終堅守‘村BA’姓‘村’的初心本源。”在全國文明村、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黔東南州&江縣&盤鄉&盤村,村委會主任岑江龍&&,全會為鄉村發展指明了方向,他們將把賽事集聚的人氣轉化為鄉村發展的強勁動能,依託“村BA”品牌效應帶動本地農産品産銷對接和鄉村旅游提質增效,讓籃球賽真正成為賦能鄉村振興、促進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平台。
興仁市城北街道海河村第一書記何應普結合當地實際談到,海河村擁有5000畝接紅桃種植基礎,但過去由於缺乏科學管理和有效市場對接,經濟效益不高。下一步,將緊密結合海河村實際,充分用好駐村幫扶資源優勢,通過“黨建+紅色文化+産業發展”的組織方式,邀請農技專家現場培訓、開拓市場等方式,推動接紅桃品質升級,讓鄉村産業發展惠及農戶增産增收。
在基層治理方面,貴陽市觀山湖區賓陽街道人大工委主任魏元説:“我們將堅決把全會部署轉化為具體行動,組織代表在服務産業發展、拓寬履職渠道、推動雙崗建功等方面主動作為,助力西南商貿城全年衝刺營業收入500億元和上規入統企業不少於5戶的目標。”他介紹説,賓陽街道建立了“收集—研判—交辦—督辦—反饋—評價”全流程機制,今年以來累計收集社情民意36條,形成民生實事項目11項,辦結率100%,群眾滿意度提升至97.5%。
企業界也對全會精神反響熱烈。貴州長峰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胡儒貞&&,“全會提出的走産業依託型科技創新路子,為長峰科技未來幾年強化科技創新支撐指明了方向。”今年以來,長峰科技在對産品的改進和創造上提出了很多新的技術方案並被授予了發明專利。下一步,企業將繼續深挖行業細分市場,精準把握客戶痛點和需求,利用數字技術和數據要素賦能,推動産業的轉型升級。
“全會提出要發展壯大紡織服裝、生態食品、健康醫藥三大特色産業,這讓我們倍感振奮、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貴州得寶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文凱説,公司將堅持聚焦金刺梨的深加工領域,深化與科研院所的産學研合作,加大研發投入力度,着力開發更多高附加值金刺梨深加工産品,不斷完善全産業鏈條,全力推動金刺梨産業向標準化、規模化、産業化方向高質量發展。(記者 方亞麗 梁曉琳 安通 丁亞 吳傳娟 李佳琪 段源興 何欣 闕成岱 沈長志 吳浩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