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創新服務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
79萬戶經營主體納入“申報清單”
“當時店裏亟需一筆備貨資金,用來開展家電‘以舊換新’活動,好在紫雲農商行工作人員主動上門服務,及時幫助我們解決了資金困難。”在安順市紫雲自治縣美的專賣店,老闆王周桃説。今年年初,紫雲農商行工作人員拿着一張“推薦清單”找到王周桃,通過線上申請,很快辦理了一筆20萬元的貸款。
去年10月以來,省發展改革委會同貴州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建立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指導各市縣深入開展“千企萬戶大走訪”工作,用好“申報清單”和“推薦清單”,做好“兩手牽”,推進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擴面、增量、降本”等。
截至2025年8月末,全省各地累計走訪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經營主體313.4萬戶,其中79.39萬戶納入“申報清單”,69.72萬戶納入“推薦清單”,“推薦清單”內77.89%的經營主體獲得授信,75.8%的經營主體獲得貸款,全省銀行業金融機構中小微企業無還本續貸餘額1470.57億元。
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落地後,貴州各市州金融機構推出系列創新服務措施,使服務覆蓋範圍持續擴大。
安順金融監管分局聯合安順市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局等相關部門制定異常企業認定標準,對近10萬戶企業進行分類標識,並專門針對“黃標”企業制定專項行動方案、開展集中走訪,通過“一企一策”切實解決企業融資難題。
遵義金融監管分局積極借鑒外省市“綠黃紅”工作機制,指導各區縣專班對已走訪市場主體進行分類管理,對未達成授信意向的作黃色標記,落實“黃轉綠”幫扶機制,指導一企一策商定幫扶措施,以服務幫助“轉綠”替代“一拒了之”,力爭儘早符合銀行信貸標準。
為持續推動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提質增效,貴州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因地制宜優化工作方案,結合地方實際,督促銀行機構開發“出口閃貸”“電費貸”“黔農·微旅貸”等信貸産品,加大對外貿、民營、科技、消費等領域小微企業信貸支持。
日前,在六盤水市盤州市好宜佳商貿有限責任公司,新建成的一條米線、兩條粑粑生産線正在進行預生産準備。“這三條新建設的産品加工線總投資1200萬元,等到生産許可證辦理下來,就可以正式投産了。”盤州市好宜佳商貿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蔣紅英介紹。
盤州市好宜佳商貿有限責任公司今年新增了銷售訂單,為了提升生産規模,在中國銀行六盤水分行的幫助下,成功獲得500萬元貸款資金,貸款辦理流程快、利率低,解決了企業生産線擴建的資金難題。
“中國銀行成立了小微企業融資協調機制工作專班,選派業務骨幹到專班,結合當地特色産業、科技行業,制定專門措施,做好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截至今年10月,我們已授信589戶,融資金額4.64億元。”中國銀行六盤水分行副行長田琳説。
農業銀行貴州省分行通過對省內多個重點工業園區及專業市場開展實地調研,積極挖掘經營數據,創新推出以企業電費繳納記錄為核心授信依據的製造業小微信貸産品——“惠企易貸—電費貸”,該産品將無形的電流轉化為有形的融資額度,盤活小微企業電費信用資産,實現“數據增信、電力變現”。(記者 王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