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獲悉,“十四五”期間,工業對全省經濟增長貢獻率從17.1%提升至36.7%,工業投資年均增速達12%,工業投資佔固定資産投資比重從17.9%提升至34.2%,工業稅收佔全部稅收比重從34.6%提升至48.7%,工業真正挑起了全省經濟增長的“大梁”。
“十四五”以來,全省統籌推動“六大産業基地”與各地主導産業之間的錯位競爭、協同協作,“六大産業基地”總産值佔全省規上工業比重達82.2%,各産業鏈條加速延伸,形成了一系列戰略性突破。累計培育創新型中小企業1587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82戶、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13戶。長征火箭、神舟飛船、C919等“國之重器”都有貴州製造的貢獻。
磷、煤、氟化工實現耦合循環一體化發展,産業鏈競爭優勢更加突出。新布局的新能源電池材料産業發展迅猛,“電動貴州”形成礦石—材料—電池—整車全産業鏈發展生態。數字製造、數智賦能、算力等産業融合貫通,建成電子、白酒、能源等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貴州成為全國智算資源最多、能力最強的地區之一。
在“數字應用”上,全省關鍵工序數控化率、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分別達到65%、81%,分別較“十三五”末期提高26.6、26個百分點,實現發展水平躍升。貴州輪胎榮獲全球“燈塔工廠”稱號,成為全國輪胎行業首家、全省首家入選企業。
醬香型白酒形成了主業突出、配套完善、整體協同的發展體系,在新一輪行業調整期展現出穩健發展韌性。煤炭産業規模化智能化發展不斷深入,電力裝機容量突破1億千瓦,“水火互濟、多能互補”的優勢更加明顯。規劃建設貴州航空産業城,一批企業和産品進入中國商飛産業鏈供應鏈,一批重大項目、重點産品取得突破。
開發區作為新型工業化發展主戰場主陣地的作用更加凸顯。2021年到2024年,全省開發區規上工業企業數增長了24.9%,規上工業總産值增長了23.9%,截至目前,規模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産業總産值佔全省比重超過80%,開發區改革“30條”相關做法獲得工業和信息化部認可並向全國推廣。(記者 盧世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