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銀齡計劃”引才超1600人 “銀發智囊”成發展新動力-新華網
新華網 > 貴州 > 正文
2025 11/11 09:31:19
來源:貴州日報

貴州“銀齡計劃”引才超1600人 “銀發智囊”成發展新動力

字體:

  10月19日,在貴州交通技師學院的傢具製作實訓車間,來自廣東順德職業技術學院的退休教師劉曉紅正在指導學生製作傢具。自2023年通過貴州“銀齡計劃”加盟該校以來,劉曉紅已帶領團隊斬獲4項國家級獎項,還推動學院建成世界技能大賽“傢具製作”項目中國集訓基地雛形。

  2023年4月,省委人才辦、省委組織部、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聯合印發《貴州省“銀齡計劃”實施方案》,圍繞“引才、用才、留才”全鏈條,構建起多維度保障體系。

  在引才機制上,貴州“向外借智”,依託粵黔協作機制從粵港澳大灣區等發達地區引進人才,發揮“以才引才”效應;通過“向內挖潛”,引導省內銀齡人才向基層流動,鼓勵用人單位留用本單位經驗豐富的退休人員。針對特殊需求,還建立“一事一議”機制,確保急需緊缺人才“引得來”。

  在用才規範上,明確銀齡人才年齡一般不超過70周歲,省、市兩級用人單位引進人才需具備副高級以上職稱或高級技師資格,同時賦予用人單位充分自主權,讓人才“人崗相適”。在留才保障上,12條激勵措施涵蓋薪酬待遇、稅收優惠、住房醫療等方面,全方位解決人才後顧之憂。

  經過一年多的推進,“銀齡計劃”已在創新發展、人才培養、民生保障、産業建設四大領域取得顯著成效。截至2024年底,貴州已引進留用“銀齡人才”1616人,其中高級職稱人才佔比超83%。這些“銀發智囊”不僅填補了重點領域人才缺口,更通過技術攻關、傳幫帶、民生服務等,為貴州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貴州從省外引進的198名銀齡人才,憑藉成熟技術和廣泛資源,推動多個領域實現突破。貴州大學引進的海外退休教授劉同先、周警疆,不僅助力植物保護學科躋身國內先進行列,還牽線引進劍橋大學何九芽教授等高層次人才,搭建起國際學術交流橋梁;貴州醫科大學特聘教授譚俊則帶領團隊拿下4項發明專利,促成學校與浙江大學、浙江湃肽科技等高校企業建立科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轉化。

  醫療、教育兩大民生領域,成為“銀齡計劃”的重點受益領域。省級衞生、教育單位引進的272名銀齡人才中,99.26%擁有高級職稱,他們通過專家坐診、學科建設、教學指導等方式,緩解了優質資源短缺問題。在畢節市,153名“銀齡人才”全部扎根教育、醫療一線,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服務。

  聚焦“六大産業基地”建設和“富礦精開”戰略,“銀齡人才”為産業發展提供關鍵支撐。省煤田地質局、省地礦局等單位引進的34名銀齡專家,憑藉對貴州地質構造的熟悉,推動精確探礦、精細開礦技術升級;磷化集團、遵義鈦業等企業引進的7名高級職稱人才,在項目研發、技術把控中發揮核心作用,確保重點産業項目穩步推進。

  如今,貴州“銀齡計劃”已被納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專業技術人才管理服務改革試點。貴州將繼續完善政策舉措,拓寬引才渠道,讓更多“銀齡人才”在工作一線綻放最美“夕陽紅”。(記者 黃軍)

【糾錯】 【責任編輯:吳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