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加快構建現代竹産業體系 “以竹代塑”撬動百億産業鏈-新華網
新華網 > 貴州 > 正文
2025 11/10 11:44:55
來源:貴州日報

貴州加快構建現代竹産業體系 “以竹代塑”撬動百億産業鏈

字體:

  赤水一家竹製品企業,工人在分選竹絲。王長育 攝

 赤水“以竹代塑”企業生産的竹塑酒內托。張浪 攝

  編者按:2023年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國家林草局聯合印發《加快“以竹代塑”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以竹代塑”産業體系初步建立,産品質量、産品種類、産業規模、綜合效益進一步提升,重點産品市場佔有率顯著提高。貴州作為重點竹産區被納入政策支持範圍。

  搶抓國家産業發展機遇,《貴州省“以竹代塑”發展規劃(2024—2030年)》應運而生。貴州以破“竹”之勢加快發展“以竹代塑”産業,規劃建設以赤水河、清水江、大婁山、武陵山為核心的“兩山兩水”産業帶。2025年,加快“以竹代塑”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即將收官,近日,記者走進貴州主要竹産區,觸摸“以竹代塑”産業發展的強勁脈搏。

  青山連綿,竹海堆翠。切竹機的轟鳴聲中,一根根楠竹瞬間被切割成一塊塊幾厘米見方的竹片,這些竹片被送往山外的深加工企業,加工成竹漿紙、竹傢具、竹工藝品等各式各樣的竹製品。

  地處赤水河畔的遵義市赤水市,是貴州竹資源最為富集的區域,“以竹代塑”串起了一條完整的現代竹産業鏈條——鏈頭為當地132.8萬畝廣袤竹林資源和18萬竹農,鏈中是以泰盛(貴州)、興常美竹業、貴州竹塑等為代表的企業集群,鏈尾是國內各地和日韓歐美等廣闊的消費市場。

  莽莽竹海帶來的“底氣”

  發展“以竹代塑”産業,貴州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

  全省竹資源分佈廣泛,現有竹林面積506.09萬畝,自然生長的竹種多達20屬80余種。其中,方竹和楠竹的分佈面積分別有170萬畝和150萬畝,為“以竹代塑”産業提供了充足穩定的原料。

  豐富的竹資源分佈於省內9個市(州)和53個縣(市、區)。遵義市竹林面積超300萬畝,銅仁市和黔東南州的竹林面積均超40萬畝;赤水、桐梓、綏陽、正安、碧江、江口、松桃、印江、黎平等9個縣(市、區)的竹林面積均超10萬畝,僅赤水市一地,竹林面積就多達132.8萬畝。

  依託豐富的竹資源和産業加工基礎,貴州竹産區致力於推動竹産業全鏈條、全要素協調發展,初步構建了品類齊全、業態豐富、特色鮮明的竹産業體系。全省現有竹加工企業420余家,其中,泰盛(貴州)竹資源發展有限公司為全球工藝最先進、單系列産量最大的竹漿生産企業。

  2024年,貴州竹材産量達123萬噸,竹産業綜合産值181億元。今年1至9月,全省竹材産量111.91萬噸,竹産業綜合産值169.16億元,預計全年可突破200億元。

  目前,貴州企業已形成包括竹建材、竹傢具、竹漿紙、竹工藝品等300余個品種的産品體系,成為西南地區“以竹代塑”産業的核心集聚區。

 政策引領激發的“財氣”

  加快“以竹代塑”發展,貴州從政策配套、金融扶持、科研支持等方面協同推進,為“以竹代塑”産業保駕護航。

  繼制定《貴州省“以竹代塑”發展規劃(2024—2030年)》規劃建設“兩山兩水”産業帶,省級層面還印發《貴州省竹産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明確將“以竹代塑”作為重點發展方向,設立專項扶持資金,對竹材加工企業的技術改造、新産品研發給予補貼。

  今年9月,省林業局、省發展改革委依據《貴州省“以竹代塑”應用推廣獎補辦法(試行)》,對貴州竹塑環保科技公司等7家企業予以資金獎補,此舉係全國省級層面首創,支持企業積極開展“以竹代塑”産品研發、設備購置及生産銷售,合計獎補資金147.3萬元,撬動2946萬元社會資本投入“以竹代塑”産業。

  科研支持方面,搭建貴州省新時代竹産業研究院、竹文化博物館、貴州竹産品交易中心和貴州省竹産品檢驗檢測中心組成的“一院一館兩中心”,在新産品研發、新技術應用,質量檢測認證等環節,為“以竹代塑”發展注入了科技創新動能。

  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有效激發了市場主體的積極性,2024年全省新增竹加工企業30余家,帶動就業崗位1.2萬個。“以竹代塑”已成為貴州綠色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産業串珠成鏈的“志氣”

  得益於資源稟賦、政策引領和創新驅動,貴州正加速構建從竹林培育到精深加工再到市場拓展的完整鏈條。

  在原料供應端,各地推廣科學種植技術,提升竹材産量和品質,遵義市建立標準化方竹示範基地,銅仁市加強楠竹低産林改造,確保優質竹材穩定供應。

  加工環節則涌現出一批龍頭企業,除赤水的泰盛、興常美、新錦等企業外,黔東南州永發竹業等16家竹加工企業專注竹纖維板材研發,其産品可替代傳統塑料建材用於室內裝修;銅仁市建州竹業利用竹粉與生物降解材料複合,生産出可降解的竹基塑料替代品,廣泛應用於包裝材料領域。

  聚焦竹漿紙、竹建材、竹日用品等重點領域,我省開展“以竹代塑”産業鏈專題招商,2023年至2024年累計引進省外龍頭企業18家,總投資超60億元。其中,泰盛(貴州)投資的黔北20萬噸竹漿紙一體化技術升級改造及結構調整項目,計劃總投資29.5億元,為全省農業現代化“5+3”重大項目庫投資最大的項目。

  市場拓展方面,貴州企業積極對接國內外市場需求,依託跨境電商平台將竹制餐具、竹編收納盒等産品推向東南亞市場,同時與國內大型連鎖餐飲企業合作,推廣竹制一次性用品,逐步擴大市場份額。

  産業鏈各環節的協同效應日益凸顯,上游竹林種植為中游加工提供充足原料,中游加工技術的進步又帶動下游市場需求增長,形成“資源—加工—市場”相互促進的良好循環。

  貴州省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胡洪成&&,將牢固樹立和踐行“兩山”理念,聚焦“兩山兩水”産業帶完善産業鏈布局,精準招商招引竹日用品、竹漿模塑、竹纖維、竹制工業和建築材料等領域企業向園區聚集,打造赤水國家林業産業示範園區等産業集群,加強科技創新平台建設和品牌培育,持續拓寬“以竹代塑”産品應用場景,推動“以竹代塑”高質量發展。(記者 張弘弢)

【糾錯】 【責任編輯:盧志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