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位於貴州赤水經濟開發區的泰盛(貴州)竹資源發展有限公司生産繁忙,一塊塊竹片在生産線上經過發酵、脫青、清洗、蒸煮、漂白、分切、包裝等一系列工序後,製成紙漿板或生活用紙原紙輸送到倉庫,等待運往全國各地的竹漿造紙廠。
作為全球最大的竹漿單系列生産企業,泰盛公司2024年竹漿産量36萬噸,實現産值17.6億元。
“‘以竹代塑’市場空間巨大,我們的産品供不應求,不僅銷往廣東、湖北、湖南、四川等國內市場,還遠銷美國、韓國、日本等海外市場,今年産量將突破40萬噸。”該公司總經理胥端祥説。
據了解,“以竹代塑”是《國務院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的決定》明確的節能環保、新材料等現階段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産業。2023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四部門印發《加快“以竹代塑”發展三年行動計劃》,貴州作為重點竹産區被納入政策支持範圍。
貴州擁有得天獨厚的竹資源優勢,現有竹林面積506.09萬畝,2024年全省竹材産量123萬噸。尤其以赤水市為核心區域,竹林面積達132.8萬畝,為“以竹代塑”産業提供了充足穩定的原料供應保障,建成了全國最大竹漿單産基地,獲批為國家級林業産業示範園區和“竹漿生物産業基地”。
搶抓國家培育“以竹代塑”新質生産力的發展機遇,《貴州省“以竹代塑”發展規劃(2024-2030年)》應運而生,規劃建設以赤水河、清水江、大婁山、武陵山為核心的“兩山兩水”産業帶,將竹産業納入全省林業産業、鄉村振興重點發展領域。
加快“以竹代塑”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實施以來,我省不斷延鏈補鏈強鏈,構建現代竹産業發展體系,“以竹代塑”在産業規模、産品價值和綜合效益形成破“竹”之勢,成為西南地區“以竹代塑”産業核心集聚區。
據統計,全省竹産業綜合産值從2022年的125億元提升到2024年的181億元,培育420余家竹産品加工企業,形成覆蓋竹建材、竹傢具、竹漿紙、竹工藝品等300余個品種的産品體系。“以竹代塑”産業鏈招商累計引進省外龍頭企業18家,總投資超60億元。
“以竹代塑”激活了我省豐富的竹林資源優勢,帶動全省36.45萬從業人員就業增收,成為竹林産區群眾“家門口的綠色銀行”。
我省從政策配套、金融扶持、科研支持等方面協同推進“以竹代塑”加快發展。今年9月,省林業局、省發展改革委依據《貴州省“以竹代塑”應用推廣獎補辦法(試行)》,對貴州竹塑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貴州路興竹木開發有限公司等7家企業的“以竹代塑”産品研發、設備購置、生産銷售等工作予以資金獎補,獎補資金147.3萬元,撬動2946萬元社會資本投入“以竹代塑”産業,此舉係全國省級層面首創。
“2025年全省竹産業綜合産值預計突破200億元。”省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胡洪成&&,將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聚焦“兩山兩水”産業帶(大婁山竹粉複合材料、武陵山竹纖維、赤水河竹漿竹材、清水江竹材産品)完善産業鏈布局,精準招商招引竹日用品、竹漿模塑、竹纖維、竹制工業和建築材料等領域企業向園區聚集,打造赤水國家林業産業示範園區等産業集群,加強科技創新平台建設和品牌培育,持續拓寬“以竹代塑”産品應用場景,推動貴州“以竹代塑”高質量發展。(記者 幹江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