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遵協作支持道真發展食用菌産業。(道真自治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近段時間,遵義市道真自治縣桃源鄉群益村有一件大喜事,村裏的飲水工程竣工,大家告別了“望天吃水”的日子。
桃源鄉海拔高,加之喀斯特地貌,導致蓄水保水能力差,村民長期受季節性缺水困擾。在粵黔協作工作隊遵義工作組道真小組幫助下,63萬元東西部協作資金讓106戶500余名群眾的飲水有了保障。
這股清流,是珠海與遵義東西部協作的生動寫照。據了解,珠海6個區與遵義8個脫貧縣結成對子,圍繞“遵義所需、珠海所能”和“珠海所需、遵義所能”,開啟深化協作新篇章。
自2021年4月兩地攜手以來,一個個溫暖的故事、發展的故事在黔北大地不斷上演。
在道真自治縣,小蘑菇撐起“共富傘”。珠遵協作投入6000余萬元,撬動社會資本15億元,建成10個高標準産業園、43個蘑菇農莊。科技賦能讓菌棒培育周期縮短15天,粵港澳“菜籃子”通道順利打通,海外訂單超過4500萬元,2萬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
在務川自治縣,艾草飄香。珠海工作組深挖“艾文化”,引進龍頭企業,建成5萬畝種植基地,打造從種植到研發、加工、銷售的全鏈條。高原艾研究中心等科研機構,推動産品走向國際。2024年,貴州仡佬艾大健康文化産業園投産後,帶動千餘人就業增收。
在桐梓縣,東西部協作搭起就業“橋”。珠海投入90多萬元援助貴州彩陽服飾有限公司更新設備,生産效率提升30%,120余名搬遷群眾穩定就業。此外,桐梓縣創新打造“村晚”文化IP。珠遵協作投入800余萬元實施道路硬化、農房改造,修復紅色遺址,組織珠海演藝團體赴桐梓演出。一場“村晚”線上線下觀看人數達17萬人次,帶動特産銷售2200萬元,4400名脫貧群眾人均增收7000元。
正安縣以“吉他工業+文化+旅游”三核驅動,引入珠海格力集團,運營正安吉他文化産業園區,形成“木材加工—製造—電商—文創”全鏈條。2024年産值達7.98億元,産品遠銷40多國,一把吉他奏響産業融合交響曲。
…………
從海的開放包容,到山的堅韌不拔,珠遵協作碩果纍纍。2024年,兩地選取遵義15個特色産業,投入協作資金近3億元,帶動就業超5萬人。
山海不為遠,協作情意長。珠遵兩地將繼續攜手,在産業協作上再深化,在民生改善上再發力,在人才交流上再拓展,讓協作之花在黔北大地綻放得更加絢爛。(記者 邱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