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氏集團遵義乳業有限公司罐裝車間。 (受訪者供圖)
【機會在這裡】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着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持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方向。
遵義綠色食品工業
遵義綠色食品工業應用物聯網、大數據建設智慧種養基地與智能工廠,實現對特色原料的精準管控與高效加工,從源頭保障産品品質與標準統一。
依託黔北純凈水土發展綠色有機食品,以“生態”“有機”撬動高端市場;推動“綠色食品+”與文旅、康養深度融合,打造體驗經濟,拓寬品牌影響。
【此刻的我們】
“不到80名工人,每小時就能完成超過10萬瓶牛奶的灌裝。”10月25日,皇氏集團遵義乳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榮久站在智能化車間裏,對來訪客商説道。在他身後,中央控制室的電子屏幕上實時跳動着從原奶接收到灌裝的全流程數據。
“一杯好牛奶,是精準製造出來的,也是從源頭開始用心培育的。”李榮久指着屏幕上的數據解釋道,“我們剛剛投用的貴州奶水牛現代智慧牧場,已經實現了機器人擠奶、牛舍環境自動調控。奶牛在更舒適、科學的環境下産出的奶,品質自然更高。”
客商嘖嘖稱讚。“我們做的,不只是一杯牛奶,更是一條聯結農戶、鄉村的産業鏈。這也是企業能夠在5年間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關鍵。”李榮久的語氣中帶着自信。
誰能想到,就在5年前,遵義乳業還只有兩條陳舊的生産線,産品單一,市場局限,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跌跌撞撞、艱難求生。
轉變的契機,源於貴州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政策東風,企業開始埋頭深耕新業態、新技術、新産品、新市場。先後獲得各類項目獎補逾1800萬元,為公司注入了發展動能。2021年,一個嶄新的智能化工廠正式建成投産,成為了企業命運的轉折點。
有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李榮久帶領團隊,建牧場、引設備、搞研發、拓市場,開啟了一場轟轟烈烈的突圍之戰——
擴張産業鏈。在德江縣投資1.2億元建設農旅一體化示範牧場,通過“公司+村集體+基地+農戶”模式,帶動當地農戶發展家庭牧場、飼草種植,為優質奶源提供保障;
強化技術層。對設備進行升級改造,新建處理收奶系統、無菌冷灌裝線等先進裝置,增加産能,提升市場競爭力;
創新産品端。依託牧場奶源,結合貴州酸湯、刺梨、醬香白酒等特色資源,研發具有地域風情的新産品;
拓寬市場面。夯實遵義核心市場的基礎上,進軍省內市場,布局全國市場,讓更廣大的消費者喝上這一杯好牛奶。
一系列穩穩噹噹的動作,轉化成實實在在的業績。生産線從2條擴展至19條,年産能提升至12萬噸,産品覆蓋含乳飲料、生鮮乳、發酵乳等8大系列60多個品種,連續三年複合增長率達到60%。示範牧場,實現項目區奶牛養殖和飼草種植産值年突破1.5億元,帶動當地1300餘人穩定增收致富。
“這5年走過的路證明,只要堅持創新,就能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李榮久堅定地説。
【未來5年這樣幹】
瞄準山外更廣大的市場
展望“十五五”,皇氏集團遵義乳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榮久描繪了以“一杯奶”實現産業富民並積極拓展外部市場的新藍圖。
未來5年,企業將依託已投資5.8億元建成的智能化工廠與現代化牧場,持續強化全産業鏈布局,填補貴州核心奶水牛育種空白。通過深入開展研發技改,打造富民增收的乳製品供應鏈樣板區,以企業責任反哺社會,推動全産業鏈“共享、共融、共贏”。
在深耕本地基礎上,公司將瞄準山外更廣大的市場,充分利用地方特有資源稟賦,做優做精特色乳製品,強化“遵義”品牌形象,通過多元化渠道建設和精準市場推廣,推動産品走向全國。同時,提升運營效率與産品品質,為拓展外部市場提供堅實支撐。(記者 錢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