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藝術論壇在貴州圓滿收官-新華網
新華網 > 貴州 > 正文
2025 11/01 09:28:46
來源:貴州日報

第16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藝術論壇在貴州圓滿收官

字體:

聚焦多民族融合發展 攜手弘揚中華文化

——第16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藝術論壇在貴州圓滿收官

  10月29日至30日,由中國文聯和貴州省委宣傳部主辦的第16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藝術論壇,吸引了來自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的文化學者和藝術家齊聚貴州,共同探討在全球視野下的多民族文化融合發展。

  本屆藝術論壇通過主論壇、平行論壇、小組討論、文化參訪等多種形式,圍繞文化傳承、藝術教育、文化傳播、青年創作等議題,開展了深入交流研討。此外,還舉辦“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多民族文化主題攝影展”、多彩貴州民族特色展示交流等活動。

  以藝為橋 共溯文脈

  10月29日,以“全球視野下多民族文化的融合發展與國際傳播”為主題的第16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藝術論壇在貴陽開幕。

  90多位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的與會嘉賓,從不同學科背景和實踐領域出發,圍繞“中華民族的文化主體性建構”“多民族文化的傳承創新”“文藝表達與國際傳播”等話題展開對話。“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同根同源、同文同種,藝術基因裏始終流淌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血脈。”香港特別行政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余昭科&&,此次論壇將推動傳統文化傳承創新、國際傳播等領域開展更深層次合作。共同譜寫海峽兩岸暨港澳藝術事業繁榮發展的新篇章,更好地向世界傳播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

  以文聚力 思想交鋒

  “文化輸出不能只是文化符號的搬運,更需要發言權”……主論壇後,與會嘉賓分成3個小組,以“民族文化的傳承創新與文藝表達”為主題開展平行論壇並進行分組討論。

  中華新聞記者協會理事長、中華新聞通訊事業協會理事長、台灣“中國美術協會”顧問袁天明則從全球化視角分析多民族文化融合動力,提出文化傳播應注重地方化與文化適配,從單向輸出轉向互動共創的現實價值。

  與會嘉賓立足各自視角,建言全球化背景下中華民族的文化主體性建構,探討全媒體視域下民族文化的國際傳播,暢談民族文化的傳承創新與文藝表達,為多民族文化融合發展注入了新的思考。

 文化參訪 體驗美好

  10月30日,與會嘉賓深入貴州花江峽谷大橋、天龍屯堡等,感悟貴州從“千溝萬壑”到“高速平原”的精彩蝶變,近距離觸摸貴州原生態民族文化的溫度。

  站上花江峽谷大橋,30年前曾到訪貴州的中國電影家協會海峽兩岸電影交流工作委員會副會長徐鷺雄感慨地説,高橋林立、高速通達的交通現狀已經成為貴州的發展新優勢。

  在貴州長征文化數字藝術館(紅飄帶),香港現代水墨畫會主席陳成球評價説,“紅飄帶”融合科技、視覺藝術、話劇、音效、歷史等,是一個創造性的突破,很有 啟發性。

  “論壇為貴州打開了一扇與世界對話的文化之窗。”貴州省文聯相關負責人&&,與會嘉賓為貴州多民族文化的傳承創新、國際傳播提供了寶貴思路,為貴州深化跨區域文化合作搭建了堅實橋梁。(記者 趙相康)

【糾錯】 【責任編輯:吳雨 黃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