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十四五”期間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新華網
新華網 > 貴州 > 正文
2025 10/31 19:21:10
來源:新華網

黔西南州“十四五”期間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字體:

發布會現場。新華網發

  新華網貴陽10月31日電(劉昌餘)31日上午,貴州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在貴陽舉行“貴州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黔西南專場,介紹“十四五”以來黔西南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黔西南州委副書記、州長黃興文介紹,“十四五”以來黔西南州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堅持圍繞“四新”主攻“四化”主戰略和“四區一高地”主定位,深入實施“産業強州”“文教興州”“和諧穩州”戰略,加快建設“康養勝地、人文興義”,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經濟發展實現量質齊升。全州地區生産總值由“十三五”末的1322.01億元增加到2024年的1478.86億元。基礎設施投資年均增長12.3%,工業投資年均增長6.4%。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十三五”末的35154元和11441元分別增加到2024年的43248元和15459元,年均分別增長5.3%、7.8%。全州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49.6%,比“十三五”末增長3.47個百分點。

  改革開放兩大動能更加強勁。黔西南高新區體制機制改革穩步推進,“三醫”、國企、公積金、財稅等改革持續深化,政務服務“四單”工作模式獲“貴州省綜合改革示範獎”,新市民計劃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試點作為國家典型案例進行宣傳推廣。市場經營主體從“十三五”末的24.67萬戶增長至2024年的32.22萬戶。累計建成高速公路9條,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745公里。盤興高鐵進入運行試驗階段。興義萬峰林機場開通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26個城市航線。

  三次産業支撐更加有力。一産平穩增長,推進茶葉、蔬菜、薏仁米等特色産業發展,持續擦亮“普安紅茶”品牌,累計認定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産基地38個,“望謨八步茶”“晴隆臍橙”等19個農産品納入全國名特優新農産品名錄。農産品加工轉化率從“十三五”末的49%提升至2024年的58%。二産蓬勃發展,原煤産量從“十三五”末的1220萬噸增加到2024年的1494萬噸。深入推進地方電網和南方電網“兩網”融合發展,發電量從“十三五”末的340億度增加至2024年的440億度。鋁及鋁加工産業集群被認定為貴州省中小企業特色産業集群,2024年和今年以來黃金産業産值連續突破百億元,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提升至2024年的41.5%。三産提質增效,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從“十三五”末的50.4%增加到2024年的53.3%,服務業成為全州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

  文旅、體旅、康旅、橋旅融合更加緊密。全州接待過夜游客年均增長14.82%。今年如期建成“橫豎”都是世界第一的花江峽谷大橋,成為引流超級IP。萬峰林景區成功創建國家5A級景區,黔西南州榮獲“世界康養示範城市”稱號,興義地質公園獲批“世界地質公園”。成功舉辦國際山地旅游暨戶外運動大會、中國世界地質公園年會等賽會,喀斯特山地戶外運動目的地入選首批國家級高質量戶外運動目的地建設地區名單。同時,傳承弘揚“加油文化”、賡續“筆山文脈”、推進“興義文教”,興義市入選中國文化百強縣。截至今年,全州共有A級景區48個,其中5A級1個、4A級15個。全州民宿客棧發展到480余家,全國甲級民宿2家。興義市中心方圓25公里內集聚着1個5A級、6個4A級景區,構成了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獨特格局。

  五大底線任務抓得更加紮實。全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的底線,被國務院督查激勵表彰為全國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成效明顯市州。糧油基礎持續夯實,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77.15萬畝。綠色發展底色更加鮮明,全州森林覆蓋率達63.19%,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保持99%以上,國省控斷面、縣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優良率保持100%。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民生類支出超1400億元。深入開展安全生産三年行動和“打非治違”專項行動,全州安全生産形勢總體穩定。全面鞏固和深化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創建成果,成功創建全國禁毒示範城市,再次入選全國“雙擁”模範城。

【糾錯】 【責任編輯:周遠鋼 謝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