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市南明區:都市圈裏藏着“工業馬達”-新華網
新華網 > 貴州 > 正文
2025 10/29 09:27:04
來源:貴州日報

貴陽市南明區:都市圈裏藏着“工業馬達”

字體:

都市圈裏藏着“工業馬達”

——“工業大縣”調研行之貴陽市南明區

  在貴陽市南明智能製造産業園,貴州煜暉電子産業投資有限公司單條生産線每天要生産兩萬米COB燈帶,相當於繞400米標準跑道50圈。

  “我們是‘2024中國産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貴州)’的重點簽約項目之一,去年底入駐貴陽市南明智能製造産業園。”貴州煜暉電子人資行政總監譚海林介紹,在貴陽他們重點布局了COB燈帶、Mini/Micro LED顯示屏、IC芯片三大核心業務,目前正全力推進新型光電顯示産業鏈産業園項目建設。

  當下,貴陽市南明區搶抓設立貴州南明經濟開發區的發展機遇,正縱深推進以南明智能製造産業園為核心,二戈片區為南部翼展,紅岩片區為北部翼展的“一核兩翼”發展戰略布局,聚焦以電子信息製造為主導,以生物科技(食藥同源)為特色的“一主一特”現代化産業體系,全力做優做強新型都市工業。

  南明智能製造産業園是南明區發展“一主一特”産業的主戰場、主陣地,2021年,園內12家企業創造工業總産值2.4億元。2024年,企業數量增至40家,工業總産值突破11.68億元。3年間,園區實現了從“白紙繪圖”“築巢引鳳”到“集聚成勢”“固巢留鳳”的漸進式突破。

  這一突破的背後藏着南明區激活工業潛能的兩把“金鑰匙”。

  一把“鑰匙”是抓工業的“狠勁”。南明區把新型工業化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首要任務,盯着主導産業畫藍圖,“一圖三清單”細化到每個環節,“兩圖兩庫兩池”動態更新,“一核兩翼”的畫卷慢慢鋪開。這一股勁,讓區域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新引擎越來越壯,工業“含智量”、産業“含金量”節節攀升。

  另一把“鑰匙”是省心的助企生態。“服務企業就是要‘快’字當先,‘暖心’貫穿,我們持續推進‘雙中心’聯動,打造‘園區收件、過程傳輸、政務大廳聯動辦理’的證照辦理綠色通道,實行‘一對一’企業服務專員制,傾力打造企業入園‘無憂辦證’導航體系,紮實落實‘園區事、園區高效辦’,企業進了園,從頭到尾不用瞎跑,手續辦得順順噹噹。”南明區園區建設服務中心項目服務科科長蔣學海説。

  貴州煜暉電子的譚海林最有發言權。“2024年11月,我們在南明智能製造産業園落了戶,12月,第一條生産線就轉起來了,從公司註冊到經營投産,僅用時一個月。”

  今年上半年,貴州煜暉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實現工業總産值2.3億元。“新型光電顯示産業鏈産業園項目”也已取得階段性成果。“5月底,我們的Mini/Micro LED顯示屏項目與煜暉半導體科技的IC芯片項目開始動工建設,預計9月投産,預計將新增就業崗位200余個。”譚海林説。

  同樣位於南明智能製造産業園內的貴福多貴州食品科技數字産業園項目正在進行投産前最後一項工作——廠房驗收。

  走進項目現場,上下兩層共4000平方米的廠房內,六條黔菜智能生産線靜待開閘。“投産後將日産12噸貴州特色餐飲食品、5噸複合調味料。”貴福多貴州特色食品産業園負責人陶婷婷説。

  講起落子南明智能製造産業園的原因,陶婷婷説:“看中了這裡的區位優勢和産業配套。”

  南明智能製造産業園地處貴陽南明區核心地帶,緊鄰雙龍航空港經濟區,直線距離雙龍物流港不足5公里,公路、鐵路、航空三位一體的立體交通網絡,讓黔貨出山實現了“門到門”的快速響應。

  南明智能製造産業園作為南明區工業發展的核心引擎,正展現出蓬勃發展圖景,這也是南明區聚焦“一主一特”産業培育、縱深推進新型工業化戰略的鮮活注腳。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南明區簽約19個工業項目,總投資約36.37億元。目前,區內有規上工業企業35家,2024年實現工業總産值34.07億元,“一主一特”産業加速聚鏈成群,在新型都市工業發展賽道穩步前行。(記者 朱登芳)

【糾錯】 【責任編輯:周遠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