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貴陽10月28日電 10月27日,貴州省政府新聞辦舉行“貴州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黔東南專場。據悉,“十四五”以來,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推動“橋頭堡”建設有力有效,高質量發展走深走實,民族團結進步出新出彩。

新聞發布會現場。新華網發(楊鳳仙 攝)
會上,黔東南州委副書記、州長楊光傑以“橋頭堡”“産業興”“村字號”“生態美”“民生暖”“團結心”六大關鍵詞,系統介紹了該州“十四五”以來高質量發展的實踐成效。

黔東南州委副書記、州長楊光傑發言。新華網發(楊鳳仙 攝)
打造“橋頭堡”,實現經濟發展邁上新&階。“十四五”以來,貴州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黔東南州黎平、從江、榕江打造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全州舉力推動政策落地、通道聯通、産業協作,實現從“內陸邊城”向“融灣前沿”跨越。
促進“産業興”,黔東南州堅定不移大抓産業、主攻工業,工業增長勢頭強勁。同時,推動文化旅游融合煥新,山地農業提質增效,現代化産業體系加快構建。

榕江縣寨蒿鎮境內風景。新華網發(黔東南州委宣傳部供圖)

從江縣貫洞鎮萬畝百香果集散基地。新華網發(黔東南州委宣傳部供圖)
唱響“村字號”,實現鄉村振興新圖景。“村超”“村BA”“村T”“村歌”等一批接地氣、聚人氣、揚正氣的“村字號”文旅體IP火爆出圈,網絡流量有效轉化為經濟增量。非物質文化遺産創新傳承,鄉村民宿業態蓬勃發展,農民收入持續增長,鄉村發展既有“煙火氣”更具“發展力”。
守護“生態美”,黔東南州嚴守“生態之州、拒絕污染”底線,持續鞏固優良生態環境,讓綠水青山底色更亮,成色更足。

榕江縣"村超"比賽圖片。新華網發(黔東南州委宣傳部供圖)

丹寨縣萬達小鎮。新華網發(黔東南州委宣傳部供圖)
厚植“民生暖”,實現幸福指數穩步攀升。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別增長5.4%、8.2%。通過促進穩崗就業、發展産業、實施以工代賑等方式,有效開發就業崗位,讓更多農村勞動者實現就地就近就業。
凝聚“團結心”,黔東南州始終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持續鞏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成果,讓民族團結之花絢麗綻放。

劍河縣返鄉創業人員創辦的紡織廠。新華網發(黔東南州委宣傳部供圖)

從江縣小黃侗寨原生態千人大歌文化藝術節。新華網發(黔東南州委宣傳部供圖)
楊光傑&&,回首“十四五”,黔東南州牢記囑託,苦幹實幹,努力交出了一份高質量發展答卷。展望“十五五”,全州將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黔東南實踐篇章。(楊鳳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