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墟”中開的這家咖啡館火了-新華網
新華網 > 貴州 > 正文
2025 10/28 10:01:52
來源:貴州日報

“廢墟”中開的這家咖啡館火了

字體:

秘境咖啡店開在廢棄鬥牛場裏。

  在貴陽市白雲區一處廢棄鬥牛場裏,有一家“秘境咖啡店”,開業不到一個月,生意紅火,熱度不衰。

  這家店是1997年出生的文傑與兩名志趣相投的夥伴共同創辦的。“貴陽年輕人對新事物的接受度高,在咖啡消費上,並不滿足於連鎖品牌的標準化口味。”文傑説,他將店址選在這個廢棄鬥牛場,看中的是“斑駁的清水混凝土墻、裸露的鋼筋結構”,搭配上原木色桌椅和暖黃燈光,可碰撞出獨特的“工業廢墟風”。

  文傑的一名合夥人是從雲南咖啡種植地來貴陽定居的,他從老家精選來優質咖啡豆,推出的“單一拼配”入口甜香,尾韻帶着一絲果酸,非常契合年輕人的口味偏好,成為了招牌産品。

  “創業不能僅憑一腔熱愛,得深入了解本地環境。”文傑説,大投入打造品牌是一條路,而小資金創業則必須找到獨特的“破圈點”。

  文傑的“破圈點”是“咖啡+微景觀”。他將目標客戶定位為35歲以下的年輕女性,將“營造情緒價值”作為裝修設計的核心抓手。“一杯好喝的咖啡,幾處精美的微景觀,能打卡出片,就能提供滿滿的情緒價值。”為精準觸達目標群體的審美偏好,文傑和團隊在微景觀設計上用了心:從窗&、墻面置物架,到店內的每個角落,都精心佈置了充滿巧思的迷你景觀。許多年輕女孩專門邀約閨蜜前來,邊品嘗咖啡邊拍照打卡。

  這種“咖啡+微景觀”的模式不僅提供了獨特的消費體驗,更借助社交媒體的力量迅速傳播開來。顧客自發將打卡照和店內環境分享到小紅書、抖音等平台,打上“廢墟咖啡店”等熱門標籤,為店舖帶來了巨大的流量。不少人專為打卡而來。還有一些公司主動&&,希望合作舉辦員工團建活動。

  “38元一杯咖啡,環境非常出片,情緒價值拉滿了。”自稱咖啡愛好者和拍照達人的顧客任雨晴説:“貴陽咖啡文化氛圍濃厚,‘好看’的咖啡店我都打過卡,這裡值得一來。”

  文傑認為,像浙江安吉一家開在廢棄礦坑裏的咖啡店火爆出圈一樣,貴陽獨特的地理環境,比如青岩的石板巷、黔靈山的薄霧松林等,都能成為咖啡與自然融合的絕佳載體。

  當前,貴陽咖啡聲名鵲起,如何將其轉化為持續的經濟收益?“咖啡+”的多元生態,或許是貴陽咖啡經濟持續發展的一條解題思路。一段時間以來,貴陽瀑布咖啡、洞穴咖啡、懸崖咖啡、梯田咖啡等“咖啡+”頻頻在互聯網平台亮相吸粉,助力“貴陽咖啡”這一新IP持續出圈。在濃厚的咖啡文化氛圍下,“咖啡+”生態也正在催生更多元的消費場景,講述着屬於貴陽的獨特咖啡故事。(記者 楊學安)

【糾錯】 【責任編輯:周遠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