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仁米變身咖啡、唇膏,翠竹衍生出多樣産品,小小辣椒撬動百億産業,刺梨與牛肉乾碰撞出市場新火花……在貴州這片充滿活力的土地上,土特産正以跨界融合之姿實現價值的成倍增長,書寫着從“土特産”到“金名片”的華麗蛻變。
産業融合:從“風味”到“風尚”的創意突破
2025世界品牌莫幹山大會上,貴州思南的“陳薯”紅薯粉驚艷全球味蕾。這個源於深山的品牌,不到6年時間,讓田間紅薯變身産值突破7億元的産業,成為方便速食界鄉村振興的傳奇典範。而這顆紅薯的進階,正是“貴”字號農産品跨界融合增值的生動寫照。
在安順,貴州高原頌食品有限公司推出的“刺梨牛肉乾”別具一格。將金刺梨的清新果香與牛肉的濃郁醇香巧妙融合,打造出“美味體驗+營養升級”的雙重亮點。這一創新靈感源於一次偶然的市場觀察。2024年,公司董事長龔平在深圳參加食品展時,發現一款花生、辣椒與牛肉融合的牛肉乾備受消費者喜愛。此後,科研團隊反復調試配方,通過工藝優化去除刺梨的酸、澀、苦感,完整保留兩者營養優勢。産品上市後迅速圈粉,市場持續走俏。
黔南州貴定縣,刺梨與紅茶的融合同樣展現出巨大潛力。貴定縣鳳凰茶業有限責任公司的生産車間裏,工人們將紅茶填入掏空的刺梨中,經填充紅茶、烘焙提香等多道工序,金黃飽滿的刺梨紅茶誕生。有着14年制茶經驗的“老茶人”馮建萍率先提出這一創新理念。如今,該公司的刺梨紅茶已歷經4個階段升級,從1.0的切片拼配發展到4.0版本,年産值達上千萬元。
渠道革新:從“提籃小賣”到“全球圈粉”的跨越
渠道的跨界融合為“貴”字號農産品開闢了新天地。10月21日,京東集團與貴州農發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共建“營銷、物流、智慧農業、電商培訓”四大體系展開深度合作。京東集團副總裁熊偉&&,期待打造一批具有全國影響力的貴州農業品牌,構建高效農産品物流體系,樹立智慧農業示範標杆。
滿幫集團負責人稱,將用智慧物流助力黔貨出山,通過數據驅動平台對傳統物流進行數字化改造。“貨主版”和“司機版”APP為貴州辣椒等農産品運輸提供高效解決方案,打破信息孤島,解決車貨匹配痛點。
在思南縣,“陳薯”産品主要通過電商銷售,在多個網絡平台開設店舖,借助網紅達人、自營官方直播間帶貨,系列産品穩居平台同類産品銷售前列。産品絕大多數銷往省外,18歲至45歲年齡段的女性用戶佔90%以上,還通過跨境電商打開國際市場,産品遠銷10多個國家。
品牌增值:從“山貨”到“山珍”的價值昇華
武陵山腹地,梵凈山腳下,全球最大的抹茶單體精製車間茶香四溢。每天,10噸優質抹茶從這裡産出,銷往全球43個國家和地區。在2025年第十屆世界地理標誌大會上,“梵凈抹茶”作為貴州茶産業“出海”標杆入選經典案例。2024年,貴茶集團與星巴克、海底撈等品牌達成合作,貴州抹茶食品出口至日本、北美等地,出口額近億元。從無人問津的山野土産到身價倍增的“茶中珍品”,“梵凈抹茶”完成了華麗的價值蝶變。
注重品質與品牌建設,成為“貴”字號農産品增值的關鍵。10月19日,以“貴在匠心 品行天下”為主題的2025年貴州省農業品牌發布及推介會在貴陽舉行。貴州持續以“品牌強農”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已形成優質品牌矩陣——《貴州農業品牌目錄》,含90個優強品牌。
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將從完善品牌矩陣、拓寬市場渠道、強化産銷對接三方面深化“品牌強農”戰略,助力貴州農産品走進千家萬戶。
從武陵山區到烏蒙腹地,從品質提升到品牌打造,貴州農産品在跨界融合中實現價值昇華。(記者 鄧鉞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