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崖邊的“風味”與“風口”-新華網
新華網 > 貴州 > 正文
2025 10/26 09:26:00
來源:貴州日報

懸崖邊的“風味”與“風口”

字體:

懸崖邊的“風味”與“風口”

——我在貴州“奔縣”系列報道之清鎮篇

  10月15日,27歲的鄧丁站在自己打造的“古既·腰岩”懸崖咖啡館觀景&上,為自己衝了一杯咖啡。在這個坐落於貴陽清鎮市流長鄉田灣村百米懸崖之上的創業項目迎來“出圈”後的第一個國慶中秋長假考驗後,他終於有了片刻閒暇。

  從上午11點到晚上7點,這個狹小空間在國慶中秋長假期間日均賣出200多杯咖啡,峰值日銷量突破400杯,達到了城市中小型咖啡店的正常經營水平。

  今年6月,鄧丁和2名合夥人共投入200余萬元打造這個項目。他們採用原木、毛石與玻璃,盡可能保留崖壁的原始生態肌理。特色飲品“崖邊拿鐵”等融合了貴州本地抹茶、紅茶元素,深受游客青睞。開業以來,銷售破萬杯,銷售額超60萬元。

  “我們曾跨3省考察過5個縣域,最終落地清鎮。”鄧丁&&,選擇在此創業基於三重考量:全國稀缺的喀斯特懸崖地貌能形成強烈的視覺記憶點;距貴陽城區僅一個多小時車程,交通便利性遠超偏遠景區;當地政府高效解決了無現成水電管網等基礎設施問題。

  在鄧丁看來,全國縣域旅游正處在轉型階段,而貴州憑藉生態優勢,新的風口集中在兩個方面:“微度假+深度體驗”,如2-3天的短途游搭配手工制茶、非遺等活動;“奇觀式消費”即將普通業態與獨特自然或人文景觀結合,打造“打卡必選項”。

  懸崖之上,雲海與碧河交織的壯麗景觀成為咖啡杯中最獨特的“風味”,也成就了清鎮市文旅融合的獨特“風口”。

  作為貴州省西線旅游第一站和全國武術之鄉,清鎮市擁有豐富多元的文旅資源: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紅楓湖景區、“蘆小二·七大樹”旅居示範帶、被稱為“國內小冰島瀑布”的羊皮洞瀑布、登上《中國國家地理》封面的石龍洞、童話小鎮“蒙德里安”小鎮,以及榮獲橋梁界“諾貝爾獎”的鴨池河大橋和花漁洞大橋。

  不久前,清鎮市登上“2025年全國縣域文旅融合發展潛力100強榜”,這一成績背後是該市長期深耕文旅産業的積累。

  立足資源稟賦,清鎮市持續豐富業態、提升服務品質,將生態優勢和自然稟賦轉化為文旅融合的發展優勢。數據顯示,去年清鎮市共接待游客1006.27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09.56億元,主要旅游數據增速連續多年穩居貴陽市前列。

  在風險與機遇的權衡中,鄧丁坦言,最大的機遇在於“場景稀缺性”——當時國內極少有將咖啡與極致自然景觀深度融合的項目,極易形成話題爆點。而主要風險則在於“客群穩定性”,擔憂僅靠網紅效應只能吸引一次性打卡客流。為此,鄧丁將目標客群精準定位為25-40歲的都市中産,包括貴陽及周邊城市的周末游人群、年輕家庭和攝影愛好者。

  面對開業後的客流高峰,鄧丁的團隊通過“線上預約+分時段入場”控制人流確保體驗質量,並臨時增聘10名本地兼職人員保障服務。

  “懸崖咖啡館只是我們回貴州創業的第一步。”鄧丁説,未來的計劃是借助“古既·腰岩”的名氣,聯動周邊村落,打造一個集“咖啡消費、民宿住宿、田園體驗”於一體的微度假目的地,而非一個單一的打卡點。

  眼下,清鎮正着力推動“旅游+”多産業融合,培育康養旅游、體育旅游、研學旅游等新業態,打造主題鮮明、業態多元的旅游産品體系。(記者 方亞麗)

【糾錯】 【責任編輯:周遠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