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原深山走向繁華都市 威寧苦蕎種出“甜日子”-新華網
新華網 > 貴州 > 正文
2025 10/23 09:52:10
來源:貴州日報

從高原深山走向繁華都市 威寧苦蕎種出“甜日子”

字體:

  10月10日,農業農村部公布2025年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名單,貴州威寧苦蕎入選。這是“威寧蕎麥”繼2017年榮獲“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稱號以來,在品牌建設道路上邁出的又一堅實步伐。

  作為中國三大苦蕎種植基地之一,威寧自治縣種植苦蕎歷史悠久,素有“高原蕎鄉”美譽。近年來,威寧苦蕎産業蓬勃發展,種植面積持續擴大,加工企業快速崛起,産品體系日益豐富。以苦蕎為原料精製而成的蕎酥、苦蕎餅乾、蕎飯、蕎茶、蕎麵條等産品,如今已香飄全國,走出了一條從田間到餐桌的精品化之路。

  十月高原,平均海拔2300米的板底鄉4000畝苦蕎已顆粒歸倉。“截至目前,已收購來自基地和百餘農戶的苦蕎140余噸。”貴州威寧蕎源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戴永菊介紹。

  與此同時,威寧五里崗工業園區內的蕎源公司加工車間裏,11條生産線正全速運轉。在蕎飯生産線上,經過盤飯、蒸熟、抖散、烘乾、篩選、打包等多道工序,一袋袋蕎飯新鮮出爐,即將奔赴千家萬戶的餐桌。

  “我在蕎源工作十多年了,主要負責蕎面、蕎飯和蕎茶的生産,月工資3500元。”車間裏,老員工萬惠霞手法嫻熟地忙碌着,一批發往貴陽的蕎飯即將啟程。

  作為省級龍頭企業,蕎源農業有限公司已打造出一條年産值3000萬元的苦蕎全産業鏈,帶動千余農戶實現增收。公司旗下蕎麥加工品和蕎麥麵、蕎麥飯、蕎茶、蕎月餅、鮮花餅等數十種産品,遠銷湖南、廣東、福建、江蘇等十余個省份,贏得了廣闊的市場與良好口碑。

  威寧苦蕎的精彩不止於一、二産業。每年盛夏,板底鄉數千畝蕎花競相綻放,如雪似霞的美景吸引大批游客到來。板底鄉巧妙融合蕎麥種植與旅游觀光,運用彝族等少數民族特色圖案進行種植設計,既美化了田園風光,又推動了農旅深度融合。

  “這一創新實踐,既保障了糧食安全,實現了穩産保供,又為游客帶來了獨特的鄉村旅游體驗,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産業發展之路。”板底鄉相關負責人説。

  如今,威寧將苦蕎作為特色優勢産業重點打造,從品種選育到技術改良,全面推進標準化發展。威寧持續加強蕎麥新品種選育推廣,完善良種繁育體系,鼓勵企業參與基地建設,推動原料生産走向規模化、標準化。全縣常年蕎麥種植面積穩定在15萬畝,年産量超26萬噸。

  在上游種植端持續發力的同時,威寧積極延伸産業鏈條,不斷提升産品附加值。三十余家蕎麥加工企業共同打造出“茗蕎薌”“馬擺大山”“蔣鳳明”“黔鶴”等知名品牌,開發出蕎麵條、蕎茶、蕎飯等二十余種精深加工産品。

  威寧通過探索“蕎麥種植+農産品加工+文旅觀光”三産融合發展的新模式,正不斷突破鄉村産業發展瓶頸,延伸産業鏈條,帶動群眾增收,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蕎麥月餅我還是第一次品嘗,味道很特別。而且蕎麥健康營養,特別適合上班族。”今年8月,蕎源公司帶着蕎酥、鮮花餅等系列産品走進上海陸家嘴中國金融信息中心進行現場推介,贏得眾多上海消費者的青睞。

  鼓起“錢袋子”,帶來“甜日子”。威寧苦蕎這顆閃耀在黔西北高原上的“金種子”,正從傳統食材升級為健康美食,從高原深山走向繁華都市,“接二連三”書寫着強村富民的産業傳奇。(記者 劉悅)

【糾錯】 【責任編輯:周遠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