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晚,貴陽鴻通城二七路小吃街游人如織。在一街之隔的春黔社相聲茶館內,《戰馬超》《我的大學》《當行論》等相聲節目輪番登場,贏得觀眾拍手叫好。
“這種貼近地方文化的演出太有感染力了!”貴陽市民李先生是春黔社的忠實粉絲,幾乎每個周末都會買票觀看演出。
“春黔社成立於2009年,16年堅守相聲小劇場演出。”貴陽市戲劇家協會副主席、春黔社相聲演員劉振峰介紹,今年以來,春黔社累計帶來近200場表演、吸引觀眾超2萬人次,不僅成為貴州觀眾認知相聲的重要起點,更以“文化+消費”模式構建起消費聯動場景。“春黔社積極創作展現貴州文化特色的相聲節目,還組織演員進社區、進校園、進工地開展了40場文化惠民活動,許多觀眾聽完貴陽景點、小吃相關段子後,産生實地體驗的興趣,觀看演出後還會前往二七路小吃街探索美食,進一步激活周邊餐飲消費。”
目前,在貴陽演出市場上,相聲、脫口秀、漫才、即興喜劇等新業態深受觀眾青睞,這些新業態將演出空間與商業空間巧妙融合,讓互動式小劇場成為演出市場新的增長點。
在雲岩區大十字商圈貴陽壹號·THE ONE,原氣喜劇·即興脫口秀受到年輕觀眾追捧。“從周一到周日每天都有密集演出,最多時一天演四場。”原氣喜劇貴州主理人李業成介紹,原氣喜劇在貴陽有3個劇場,今年國慶中秋假期,觀眾比平日增加了10%,接待觀眾約4000人次。
“太有梗了,笑點不斷,花幾十元就能買到快樂。”廣西游客李女士感嘆,之前就聽説貴陽的脫口秀很有特色,沒想到現場看效果超棒,下次找個周末再來貴陽玩。
扎根本土、充滿煙火氣的小劇場,以“低票價、近距離、強互動”的優勢,有效填補了貴州文化消費市場的細分空白,讓文化演出不再囿於傳統舞&,融入更廣泛的社交與娛樂之中。(記者 覃淋)
【糾錯】 【責任編輯:周遠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