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人兩條“線”月産精品飼料3000噸,飼料配方可按需調整——
關嶺牛吃上量身定制“營養餐”
“鐘總,我家養牛場倉房見底了,急需5噸飼料,你看明天能不能發貨?”
“今晚就可以。”
這是10月17日記者在安順市關嶺自治縣牛牧草物流園聽到的一段對話。這家“白天下單,晚上發貨”的企業,是位於該園的貴州盛世源通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當日,記者走進這家今年9月正式投産的企業,乾淨整潔的廠區令人耳目一新。抬眼望去,連片雙層建築間,一棟白色高樓格外醒目。“這棟樓,就是我們垂直布局的智能化生産車間。”該公司副總經理鐘成龍介紹,由於設備非常高,公司採用了立體布局——在這棟五層高的大樓裏,每層都裝有原料倉和相應的加工設備,原料在各樓層依次投入,完成全部加工流程後,最終回到一樓變成成品。
令人驚嘆的是,支撐起整座工廠兩條生産線高效運轉的,僅有六名一線工人:三名投料工、兩名打包工和一名叉車司機。在打包區,只見兩名工人在各自生産線的出料口值守,嫻熟地將成品飼料裝袋、封口。
“這正是我們新質生産力的直觀體現。”鐘成龍一語道破高效背後的奧秘,“六個人兩條‘線’的背後,是一整套智能化運營系統。”中控室作為“數字大腦”,精準調控着20個原料倉的配比與輸送。當投料工將原料投入後,系統自動完成20種原料的精準配料、輸送與加工,實現全流程智能化管控。
靠着這套系統,公司兩條生産線每月可産出3000噸精品飼料。若按每頭牛日均消耗5斤飼料計算,可以滿足4萬頭牛一個月的喂養需求。
高效率更要匹配高標準。“公司的另一大核心競爭力是科學的飼料配方。”鐘成龍説,飼料配方可根據實際需求調整,針對關嶺小黃牛與西門塔爾牛的生長差異,以及牛犢、能繁母牛和育肥牛在不同階段的營養需求,公司研發了多款精細化飼料。
目前,盛世源通公司已與關嶺牛投資集團達成合作,其生産的精細化飼料陸續進入當地各大養殖場。鐘成龍説:“通過智能化生産線和科學的飼料配方,我們要讓更多關嶺牛吃上量身定制的‘營養餐’。”(記者 苑慶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