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之交,銅仁市碧江區雲場坪鎮路臘村一角,200余畝荷花褪去盛夏的鮮艷,以往池塘裏無人問津的荷梗、荷葉,卻在貴州山久長青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農數一碼通鄉村平台上,收穫了新價值。
“這批150多斤荷葉茶,已經在農數一碼通鄉村平台上找到買家,現在正準備裝貨發往廣東省佛山市紫金城國際茶都。”在路臘村蓮産品加工廠,駐村第一書記向能勝一邊忙着打包,一邊向記者介紹。
在貴州同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全鏈條數字化追蹤溯源系統,構築起産品質量安全網,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
2025年上半年,碧江區大數據産業指標保持良好增長態勢,全口徑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收增速達59.13%,遠超24%的目標值。武陵山區的廣袤山鄉、工廠車間、社區街巷……處處體現着數據要素價值釋放帶來的乘數效應。
打造武陵山區數字産業高地
2024年5月,碧江區大數據發展管理局正式掛牌,這也是銅仁市唯一的區縣級大數據局。碧江區大數據發展管理局局長秦俊&&,強化統籌協調、優化資源配置,是為了讓更多線下場景在大數據驅動下,通過數實融合實現産業轉型升級、市場價值遞增。
2024年,碧江區平台經濟規模達175億元,排銅仁市第一,在數字資源整合、數字應用推廣、數字産業發展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碧江區圍繞數據標注、低空經濟、人工智能等新興産業開展精準招商,深挖醫療、教育等領域應用場景。擬招引的讀書郎教育大數據項目正在推動學校試點和産線簽約,實現銅仁市教育數字化、智能化。投資2億元的馳越智能低空産業園項目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中,投産後,將填補銅仁市無人機製造空白。
“銅仁跨境電商産業園”的掛牌運營,打開了本土産品走向世界的窗口,茶葉、紅薯粉、油茶等100余個本土農特産品通過Shopee等平台站點,做起了全球生意,跨境貿易産值達3482.49萬元。
“聚焦數字産業提升、數據要素激活、AI深度應用三大方向,碧江區將加快推動數據資源整合共享,培育數據交易主體,推進公共數據開發,深化AI在教育、醫療、農業、社區等場景應用,聚力打造武陵山區域數字産業高地。”秦俊説。
大數據企業矩陣日趨成型
數字浪潮席捲,碧江區“龍頭帶動、梯隊發展”的大數據企業矩陣日趨成型。貴州同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在這場時不我待的跨越中,率先搭起數字化引領生産變革的應用場景。
“在中藥飲片全流程溯源系統,能查看任何一種藥材産區的土壤及氣候環境、蟲情測報、種植批次及農事活動等數據,系統按産品批次建立産品與原料、産品生産不同環節間、産品流向的數據對應關係,又形成了一個個批次産品的溯源數據集。”同德藥業副總經理林翰林説。
從原料採集到成品出廠的全鏈條數字化追蹤溯源,讓同德藥業實現全過程質量控制,更系統提升了企業的綜合實力。截至目前,這家全省規模最大的中藥飲品生産企業,在市場上的中藥品種達223個。
作為銅仁市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碧江數字科創産業園明確了數字經濟、跨境電商、網絡貨運於一體的産業定位。通過降租金、優服務等“組合拳”,新招引貴州優品、謙尋網絡、秋實網絡、科米跨境、皆有進出口貿易、銅仁青嶼文化傳媒等6家大數據企業,入駐企業增至27家,其中跨境電商企業8家,成功培育3家大數據規上企業。
農數一碼通賦能鄉村振興
對於公共數據資源的開發利用,碧江區也率先搶佔先機。由山久長青集團、國沄農業(貴州)有限公司共同主導的農數一碼通鄉村平台,正聯合廣東佛山、廣州打造全國農業數據要素流通平台。
2011年,在省外互聯網行業闖蕩了13年的楊伶決定回到銅仁創業,創立了山久長青集團,專注於通過智慧雲平台進行食品安全監管、資金管理、營養分析、農産品供需對接的場景開發。
後來,楊伶又啟動了農數一碼通鄉村平台的開發與建設,做起了他最想幹好的一件事——以大數據反哺農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通過2年多的努力,2024年11月,農數一碼通鄉村平台上線。
平台很快將企業、合作社、政府、技術專家等資源聚合起來,在農事管理標準化、農業供給側調整、農産品銷售增值等方面,釋放乘數效應。
目前,農數一碼通鄉村平台已覆蓋銅仁市各鄉鎮,累計交易額突破7.84億元,入駐生産基地11834個,預計今年年底入駐基地將超2萬個,年交易額有望突破10億元。(記者 管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