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好“雙城記” 夯實“三基地”——安順市在實幹拼搏中砥礪前行-新華網
新華網 > 貴州 > 正文
2025 10/21 10:52:12
來源:貴州日報

唱好“雙城記” 夯實“三基地”——安順市在實幹拼搏中砥礪前行

字體:

  從航空産業城的鍛造轟鳴,到古城煙火中的人潮涌動;從黃果樹瀑布的游客如織,到花江峽谷大橋上車流飛馳;從關索嶺上風電機群的徐徐轉動,到萬畝壩區蔬菜直供大灣區……

  回眸“十四五”,安順處處躍動着奮進的脈搏,洋溢着收穫的喜悅。

  這是跨越發展的生動注腳——全市經濟總量突破千億大關,“十四五”末預計突破1200億元,6個建制縣(區)GDP均突破100億元,經濟實力跨上新&階。

  這是啟航新程的堅實底氣——貴州航空産業城托舉騰飛夢想,一流旅游城市吸引八方來客,新型綜合能源基地為現代化建設裝上綠色引擎,綠色算力基地建設讓“東數西算”落子黔中,醫藥及旅游食品産業發展帶動黔貨走出山門……

  安順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貴州重要講話精神,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謀劃建設“兩城三基地”,加快構建富有安順特色、在全省産業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現代化産業體系,奮力推動安順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今日安順,改革活力迸發,創新動能涌動,綠色發展深入人心,正以攻堅克難、銳意進取之姿,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安順篇章。

  “兩城”並進,鑄就發展新高地。

  當三線建設的衝鋒號角仍回蕩在黔中大地上空,航空報國的血液流淌在安順這片熱土,貴州航空産業城拔地而起。

  目前,安順已經成功引進航空裝備製造及其配套製造項目90個、總投資173億元;開工建設航空産業重大項目171個、總投資378億元。

  “持續唱好貴州航空産業城和一流旅游城市‘雙城記’,‘雙城’建設從無到有、從有到強,成為引領安順高質量發展的新標誌。”安順市政府主要負責人話語鏗鏘。

  作為國家最早確定的甲類旅游開放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安順發展旅游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和條件。

  “十四五”期間,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到安順調研,為安順旅游發展把脈定向,賦予安順建設一流旅游城市的歷史使命。

  安順不負重托,聚焦“資源、客源、服務”三大要素,持續打造黃果樹瀑布、安順古城、屯堡文化“三大核心吸引物”,推動一流旅游城市和黃果樹世界級旅游景區建設,旅游産業呈現顯著突破態勢。近兩年,每年有近6000萬游客走進安順。

  “雙城”引領之下,安順蓄勢騰飛勢已成、時已至。

  “三基地”支撐,綠色與發展融合共進。

  森林覆蓋率達62%以上,空氣質量優良率99.04%;工業投資年均增長28.1%,綠電裝機佔比67.6%——數據背後,是生態與發展協同並進的生動實踐。

  新型綜合能源基地構建“風光水火儲”多能互補體系,電力總裝機突破1200萬千瓦;

  綠色算力基地搶抓“東數西算”機遇,2024年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收入增長73.5%;

  醫藥及旅游食品基地建設持續推進,全市醫藥及旅游食品産業産值突破100億元。

  綠色,已融入安順的過去與現在,也必將融進未來。

  改革開放,激發內生動力。

  率先在全省實行新能源項目股份合作開發模式,國資國企、政務服務、“三醫聯動”等重點領域改革深入推進。累計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97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08家,建成國家級科技創新平台6個。

  對外開放持續擴大:與匈牙利伊布拉尼市建立國際友城關係,全面開創深化與廣州市的東西部協作,與上海嘉定、江蘇南通建立嶄新的産業合作關係,成功創建省級外貿轉型升級示範基地,2024年實際利用外資增長215%。

  基礎不斷夯實:高速公路里程達557公里,農村公路超1.2萬公里,高鐵西站日開行班次120趟,旅客發送量翻番,西部陸海新通道節點地位凸顯。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市場主體總量突破30萬戶。

  發展溫度,惠及千家萬戶。

  “十四五”以來,安順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別增長5.3%、8%,達41667元、15987元。安順始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各項工作的根本出發點、落腳點,用發展速度托舉民生溫度。

  就業穩定有力——年均新增城鎮就業4.36萬人,省外務工規模穩定在41萬人左右。

  教育更加公平——省級示範性高中、幼兒園實現縣域全覆蓋,新引進教師4802名,隊伍結構持續優化。

  醫療持續改善——建成緊密型醫共體9個、縣域醫療次中心15個、省級區域醫療中心1個,群眾在“家門口”享優質服務。

  在安順,發展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深入人心。

  成績銘刻歷史,使命催人奮進。

  昨天的安順,在感恩奮進中鑄就輝煌;

  今天的安順,在實幹拼搏中砥礪前行;

  明天的安順,必將在藍圖指引下續寫華章。(記者 范力)

【糾錯】 【責任編輯:吳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