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貴陽10月17日電(湯子儀)金秋時節,黔中大地稻浪翻滾,刺梨飄香,一幅産業興旺、生態優美的鄉村振興畫卷正緩緩鋪展。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貴州省分行緊扣國家“糧食安全” 戰略與貴州省鄉村振興部署,以“金融活水”精準滴灌“米袋子”“菜籃子”,助力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走出了一條兼具郵儲特色與地方適配性的金融賦能鄉村振興新路徑。
糧安基石,金融守護“米袋子”
“在郵儲銀行的幫助下,我們的資金和運作趨於穩定,還引入了財務和電商運營團隊,現在電商銷量佔公司總銷量的一半以上,抖音平台大米板塊全國銷量第一!”貴州愛民米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愛民提及郵儲銀行助力企業發展時感慨道。

坐落於廣順經濟開發區凱佐社區的貴州愛民米業集團有限公司,憑藉得天獨厚的區位與自然條件,歷經16年深耕,已成長為集糧油産、購、儲、加、銷、物流於一體的綜合性企業,是西南地區規模領先的大米加工企業。截至2025年8月,公司固定資産達2.5億元,擁有7條大米加工生産線,年加工能力70萬噸,還建成10萬噸糧油儲備庫,2024年實現産值4.02億元,2025年預計産值突破6億元。
在企業發展壯大的關鍵階段,資金需求始終是核心議題。針對農業企業抵押物不足、生産季節性資金需求大的特點,郵儲銀行貴州省分行精準對接,針對其生産經營特點定制金融服務方案,為愛民米業提供2300萬元流動資金貸款,分兩筆於2025年1月13日發放800萬元、3月31日發放1500萬元。“郵儲銀行給我們提供的貸款基本全部用於採購原糧,佔原糧總採購的20%,保障了生産線全年不停産、不停供。”公司辦公室人員屈芳介紹。

這筆資金不僅及時填補了企業原糧採購的資金缺口,保障了生産線的穩定運轉,也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助推器”。依託穩定的資金支持,愛民米業引入先進的數字化管理模塊,科學管控生産與成本,打造70余個品牌、5種大米品類,産品榮獲“貴州好大米”“省級放心糧油”等稱號,真正實現了“為耕者謀利,為食者造福”。
産業興村,刺梨結出“黃金果”
走進安順市西秀區雙堡鎮大壩村,聯排別墅錯落有致,柏油馬路直通家門,漫山遍野的金刺梨挂滿枝頭。誰能想到,這個如今的省級小康示範村,曾經是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的省級二類貧困村。
2012年,大壩村找準産業發展方向,立足貴州特色資源,決定發展金刺梨種植産業,通過成立專業合作社、搭建育苗大棚開啟脫貧之路。然而,卻在擴大規模時遭遇資金難題與市場價格暴跌的雙重打擊。關鍵時刻,郵儲銀行安順市分行伸出援手。安順市西秀區雙堡鎮大壩村村支書陳大興&&:“大壩村發展到今天,郵儲銀行的支持力度一直很大,從一開始的信用貸款3萬元到現在的30多萬元,利率也一直是最優惠的,日常還給我們送一些物資、做一些宣傳欄!”

2022年,郵儲銀行安順市分行深入大壩村調研,結合村情實際將其列為“信用村”,實施整村授信,為村民發展産業提供便捷的金融支持。截至2025年8月,已累計向大壩村信用戶放款195.4萬元,助力農戶發展金刺梨種植與民宿建設。在“金融活水”的滋養下,大壩村探索出“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統一技術培訓、農資採購與銷售,不僅擴大金刺梨種植規模至5000余畝,還延伸産業鏈,依託生態優勢發展鄉村旅游。

如今的大壩村,金刺梨年産量穩定在240萬斤,年創收1200多萬元,採摘季每天帶動500至600名村民務工,發放工資約60萬元。真正讓“小刺梨”變成了帶動村民增收致富的“黃金果”。
從守護“米袋子”到培育“致富果”,郵儲銀行貴州省分行始終以普惠金融為紐帶,將服務下沉至鄉村振興“最後一公里”。未來,分行將繼續聚焦地方特色産業,以更精準、更高效的金融服務,讓豐收的喜悅遍佈黔中大地,為貴州農業高質量發展與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金融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