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就是訂單太滿,工人不夠了!”國慶中秋長假剛結束,位於正安經開區的貴州長澤科技有限公司生産車間便迅速恢復往日的忙碌,工人們緊張有序地趕制一批批汽車線束訂單。據悉,該公司每月都要向重慶的配套車企發運價值近300萬元的産品,預計今年産值達3500萬元。
這一繁忙的生産景象,正是遵義市系統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生動縮影。近年來,遵義立足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聚焦産業鏈、交通鏈、創新鏈、生活鏈、生態鏈、開放鏈“六大鏈條”聯動發力,全面對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産業體系。
在産業鏈協同方面,遵義聚焦重慶“33618”現代製造業集群和四川六大萬億級産業,加快形成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等産業配套集群。數據顯示,“十四五”期間成渝地區企業在遵投資項目達588個,總投資超700億元,多個園區成為成渝汽車産業重要零部件基地。
交通鏈方面,川黔、渝貴鐵路368公里線路與6條互聯互通高速公路、19條國省幹道構成骨幹通道,多個路網工程有序推進。創新鏈領域,特種化學電源全國重點實驗室等跨區域科研平台相繼落地,西部(重慶)科學城與遵義高新區建立技術攻關戰略聯盟。
生活鏈方面,遵義着力打造“成渝雙城後花園”,每年向川渝輸送15萬噸特色農産品,吸引上千萬成渝游客到遵避暑康養,促成20余萬游客購置旅居房産,近60萬人從“短旅”轉為“長住”。生態鏈領域,遵義與成渝地區通過建立生態補償、聯合執法等機制,連續11年開展跨區域環境治理,共築長江上游生態屏障。
開放鏈條上,遵義與成渝地區已實現210項“跨省通辦”業務。同時,遵義有10個縣(市、區)與成渝地區簽訂39項專項合作協議。隨着六大鏈條的深度銜接,遵義正以全方位、多層次的合作格局,加速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記者 李政林)
【糾錯】 【責任編輯:周遠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