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貴州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一場)在貴陽舉行,介紹貴陽貴安“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成就。
這五年,貴陽貴安全力以赴大抓産業、做強工業,培育壯大電子信息製造、裝備製造、磷及磷化工、鋁及鋁加工、健康醫藥、生態特色食品等六大重點産業,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7.5%,2024年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31.1%。累計引進大型及以上數據(算力)中心26個,算力總規模突破100EFlops,智算佔比超98%,成為全國算力規模最大、智算能力最強的地區之一。
深入實施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累計完成城中村改造4.8萬戶、棚戶區改造13.97萬戶、老舊小區改造20.8萬戶、城市更新微改造2.77萬戶,惠及近150萬人。城市軌道交通並線成網,4條地鐵線日均載客量約70萬人次。大力實施人才引、育、用、留“四大工程”,年均新增常住人口20萬人左右。
做好現代山地都市高效農業文章,加速推進山地農機研發製造、推廣應用一體試點,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率達63%,農産品加工總産值突破1000億元、加工轉化率較“十三五”末提升18個百分點。
推動旅游産業化破圈出彩,深挖資源,A級以上景區達45家,推出了青雲路、太平路等一批特色網紅街區;拓展客源,充分發揮“六爽”魅力,培育避暑旅居品牌,“路邊音樂會”“城超”等文體旅活動出圈出彩;優化服務,提升“吃住行游購娛”精細化服務水平,2024年旅游總收入較2020年增長37.9%。
讓民生福祉可感可及,深入實施促進居民增收三年行動,全市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分別達5.8%和7.9%。聚焦“教業文衛體、老幼食住行”,開展城區“一圈兩場三改”,一體推進農村“兩清兩改兩治理”和“五治”工作。空氣質量優良率、森林覆蓋率穩定在99%左右和55%以上,成為全省首個獲評聯合國“自然城市”的地級市。
數據顯示,“十四五”期間,貴陽市經濟總量由“十三五”末的4505.23億元提升至2024年的5777.41億元,“十四五”末預計將邁上6000億元&階;貴安新區做強經濟、開放、生態、城市四大功能,經濟增速連續兩年位居國家級新區前列,實現“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記者 諶思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