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旅“富礦”需要精開-新華網
新華網 > 貴州 > 正文
2025 10/12 09:46:16
來源:貴州日報

橋旅“富礦”需要精開

字體:

  有人説,貴州橋已經夠多夠震撼了,隨便包裝一下就能躺贏。熱潮之下,一個問題愈發清晰:坐擁橋旅“富礦”,真的就能坐享其成嗎?

  貴州的橋旅故事,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變現神話。從1.0時代單純“觀橋”的好奇驅動,到2.0時代“玩橋”的體驗升級,再到3.0時代“懂橋”的文化浸潤,每一次跨越都離不開打破思維定式的勇氣。

  花江峽谷大橋的登場,可以説真正打開了橋旅融合的新維度。玻璃棧道懸空驚心,燈光水幕如夢似幻,峽谷咖啡香飄雲端,更有村莊煙火氣升騰,民宿、酒店漸次生長。這時的橋,成為串聯起自然、文化、産業的紐帶。游客因橋的震撼而來,卻會為峽谷的雲海、村落的鄉愁、美食的溫度而流連。

  從“交通脊梁”到“文旅引擎”,從“就橋論橋”到“全域共生”,貴州橋3.0時代的成功,恰恰印證了橋旅融合從不是“現成的蛋糕”,而是需要精開細作的“富礦”。這提醒我們:“富礦”不在橋梁本身,而在對“連接”本質的深刻理解。

  橋是連接,是競合,更是共創。貴州世界級橋旅目的地的火爆還在繼續生長,熱潮之下更需清醒,若沉迷於“世界級大橋”的流量紅利,止步於“就橋論橋”的淺層開發,若周邊沒有風景的串接,沒有人文的浸潤,沒有産業的托舉,再震撼的“橋點”也會淪為孤立的網紅打卡地。

  世界高橋百強榜,貴州攬下近半壁江山,橋旅融合大有可為。這要求我們既要保持“凌空蹦極”的開發魄力,也要具備“繡花功夫”的運營智慧,在更寬廣領域推動機制破壁、産業耦合、利益共享,使每座橋都成為貫通天人的“生態橋”、銘刻鄉愁的“文化橋”、造福民生的“共富橋”。(馬剛)

【糾錯】 【責任編輯:吳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