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輕工職業大學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一站式”學生社區建設為抓手,紮實推進“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在學院黨委的高位推動和黨團組織的深度融入下,逐步形成制度引領、文化涵育、學生廣泛參與的協同治理格局,創新構建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的“四自”模式,走出了一條具有輕工特色的“小社區·大治理”育人路徑。

織密治理網絡,構建系統化自治新格局
學校創新推行“三長制”網格化管理模式,建立“樓長—樓層長—大寢室長”三級管理隊伍,由8名輔導員擔任樓長,20名學生任樓層長,55名學生任大寢室長,實現社區管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
“三長”隊伍深度參與宿舍管理、衞生檢查、安全巡查、信息摸排與文明創建等日常事務,每學期協助完成衞生普查,本年度累計普查宿舍17次,實現安全巡邏常態化。他們既是社區服務的“聯絡員”、安全防線的“守夜人”,也是學風建設的“吹哨人”。
此外,15個功能黨支部、152個團支部與大學生自律委員會、學生會、青年志願者協會等9支學生組織共同入駐學生社區,推動學生自我管理與專業力量深度融合,真正做到“學生的事學生自主辦”。學校還組織開展“三長領航營”系列培訓,內容覆蓋消防演練、AED急救、新聞寫作、心理干預等多方面,全面提升學生的管理能力、應急處突能力和心理素質。


拓展活動載體,推動“五育”融合進社區
學校將社區建設與學生成長深度融合,拓展“第二課堂”功能,打造沉浸式育人場景,促進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有機融合,實現“五育並舉”,營造“以文化人、以美育人、以勞育人”的社區氛圍。
2025年以來,社區已組織開展各類活動100余項,覆蓋學生2萬餘人次。在德育方面,開展主題黨團日、“傳承紅色·魅力青春”文化月、“老兵講烽火故事”等活動,強化學生理想信念和家國情懷。學生原創紅色劇本殺《紅藥》以青年喜聞樂見的方式創新思政教育形式;智育方面,每月舉辦“輕職青年説”,邀請大賽獲獎者分享經驗,激發創新思維;體育方面,依託運動會、籃球迎新杯、環校園跑等賽事,增強體質、錘煉意志;美育方面,舉辦社區文化節、“非物質文化遺産手作”和“輕”音有你音樂會等,提升審美素養與文化自信;勞動教育方面,設立“勞動體魄訓練營”、開展文明寢室評選,讓學生在勞動中鍛煉技能、培養團隊意識。

完善激勵機制,激發學生參與活力
為激勵學生持續參與社區治理,學校構建以崗位激勵、成長賦能、過程評價為核心的正向機制。“三長”崗位納入勤工助學體系,發放崗位津貼,提升吸引力;將學生參與情況納入“社區優秀三長”評選、綜合測評、獎助學金評審及推優入黨等重要環節,暢通成長通道;通過簽到記錄、值班日誌、服務反饋等方式實行全過程量化管理和年度考核,形成“參與即積分、服務有評價、優秀有回報”的良性循環。

貴州輕工職業大學將學生深度參與作為“一站式”學生社區建設的核心路徑,通過健全組織網絡、拓展治理通道、完善激勵機制、強化榜樣引領,不斷推動學生在社區中找位置、擔責任、促成長、謀成才,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輕大經驗”。(代麗偲 楊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