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8月,全省90個農業在建項目完成投資91.3億元
重點項目築牢農業産業化基石
近日,一架來自丹麥的貨機降落在貴陽龍洞堡機場。1080頭體形勻稱、毛色光亮的優質種豬在經過長途飛行後從貨艙卸下,被送往德康集團育種場。這是貴陽市首次從境外直接引進優良種豬資源。
德康生豬産業發展項目是我省重點農業建設項目,總投資約1.84億元,主要建設一個配套完整的2500頭曾祖代場及選育場。項目建成後預計直接解決就業150人左右。
“這個項目填補了我省生豬國家核心育種場的空白,促進德康集團西南地區生豬種業總部加速建成,並有助於提高生豬産仔率等生産指標。”省生豬産業專班相關負責人説。
據了解,2025年1至8月,我省90個農業在建項目完成投資91.3億元,佔計劃投資85.6億元的107%,佔全年投資133.7億元的68%,推動白雲娃哈哈、修文美宜佳、習水高粱基地、鍾山區科技生態漁業、平壩稻米加工、七星關天麻、江口抹茶、思南“陳薯”、麻江匯源果汁等52個項目高效有序建設。
作為省級重點農業産業化項目,位於銅仁市江口縣怒溪鎮的100萬羽蛋雞養殖項目目前正加快推進建設進度。
“項目的主體框架已基本完成,目前可投産37.9萬羽蛋雞。”項目管理人員田建剛介紹,該項目自2023年開工建設,計劃總投資1.5億元,分兩期工程,建設總面積超7萬平方米。
“這個蛋雞養殖基地採用全封閉智能化養殖系統,配套建設飼料加工中心、有機肥生産車間和蛋品分級包裝線。”田建剛告訴記者,項目建成後將解決“江口縣蛋雞配套跟不上”的痛點,標準化雞舍、智能蛋庫、糞污處理用房等一系列配套基礎設施可以讓蛋雞養殖全面走向智能化,大大提高産能——預計每羽蛋雞每年産蛋314.88枚,年産蛋量達3億余枚,年雞蛋銷售收入可達1.7億元。
“項目主要通過土地租金、勞務帶動和保底分紅等方式,與當地形成緊密利益聯結,僅勞務帶動方面,通過蛋雞養殖和雞蛋包裝等工作,就能提供30余個就業崗位。”江口縣怒溪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姚登銀説。
我省以農業重大項目為依託,持續強化項目招引和建設,讓項目實打實地為産業提質升級服務,不斷增強農業産業高質量發展“硬支撐”。平壩區總投資1.28億元的貴州省黔壩農業稻米觀光加工廠建設就是典型案例。
長久以來,“平壩大米”名聲在外,獲得全國地理標誌農産品的認證。如何提升這一産業的附加值,既是當地政府的導向,也是企業奮鬥的目標。
貴州省黔壩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在水稻種植過程中,創新探索出“三物共生”生態種植模式,將水稻、魚類、鴨禽和微生物融合在同一片農田,充分利用它們之間的互利共生關係,不僅有效減少了化肥和農藥的使用,更顯著提升了大米品質。
然而,2006年建成的半自動化年産3萬噸大米加工生産線,已難以滿足企業如今的發展需求。為進一步提升産能與大米品質,當地整合多方資源,啟動了稻米觀光加工廠建設項目。
該項目是平壩區2025年第一季度重大項目之一,建設周期為一年。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新建1.9萬餘平方米的稻米觀光加工廠,打造2000畝標準化綠色優質稻基地,發展1萬畝訂單種植。其中,新建生産車間2500余平方米,倉庫2600余平方米,並配套建設一系列生産附屬設施。
“項目建成後,將會是一條年産10萬噸的數字化智能化生産線。帶動周邊廣大群眾大力發展優質水稻種植,進一步提升平壩大米地理標誌産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該公司負責人肖家清説。(記者 鄧鉞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