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産業需求: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引擎-新華網
新華網 > 貴州 > 正文
2025 09/28 09:19:57
來源:貴州日報

靶向産業需求: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引擎

字體:

  秋分剛過,畢節群山間升騰起薄霧。一大早,貴州大學綠色農藥全國重點實驗室的“博士村長”團隊成員、農藥學專業博士生李建專已背上實驗設備,帶着新型藥劑,在田間地頭為農戶細緻講解新藥劑的特性與使用方法。

  “在宋寶安院士帶領下,我們經過上千次反復試驗,成功創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的新型殺菌劑——20%截短側耳素懸浮劑。”李建專介紹,田間試驗顯示,該藥劑防治效果顯著,防效高達75%。

  作為我國農藥領域首個全國重點實驗室,宋寶安院士領銜的綠色農藥全國重點實驗室自2022年獲批以來,持續深耕綠色農藥研發一線,近3年來成功研發香草硫縮病醚、異唑蟲嘧啶等20個綠色農藥新品種,培育10余個候選藥劑,為貴州農業綠色轉型和産業升級提供了核心技術支撐。

  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以教育高質量發展賦能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以教育之強支撐服務高質量發展。貴州持續強化教育對科技和人才的支撐作用,緊緊圍繞一體推進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不斷提升教育對區域經濟發展的支撐力,以教育服務能級的升級,助力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科技與産業深度融合

  近期,貴州理工智礦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周波正帶領團隊加緊開展“急傾斜煤層安全開採技術”相關實驗。今年,貴州理工學院礦業工程學院將“一種便於搬運的折疊液壓巷道支護裝置”等7項專利,以及“煤礦巷道再造承載結構全空間協同支護技術”等2項專有技術,以技術許可方式作價1800萬元轉讓給該公司。

  “這項技術重點解決礦壓控制、煤與瓦斯突出防治等關鍵難題,提出定制化開採方案,保障高傾角煤層安全回採。”周波&&,項目在安全保障、效率提升和體系創新上實現多項突破,投産後預計年産值可達5000萬元。

  今年3月,貴州全安密靈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新型起爆器一經上市便引發行業關注。其核心芯片,正是源自貴州師範大學的科研成果。

  “我們依託‘新型起爆器軟硬體關鍵技術開發研究’項目,成功實現起爆器芯片國産替代。”項目主持人、貴州師範大學副教授王德貴説,替代後,這款新型起爆器不僅能同時兼容多代電子雷管,在高壓、高溫、潮濕等極端環境的表現更加穩定,同時在産品智能化、安全性、維護便捷性等方面也得到升級。

  高校是科技創新的重要策源地。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大力推動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強化校企科研合作,增強協同、搭建平台、打通堵點,讓更多科技成果盡快轉化為現實生産力。

  産教融合鍛造能工巧匠

  9月18日,貴州理工學院與貴州能源集團合作共建的“卓越工程師班”開班。雙方將圍繞現代煤化工、清潔能源開發等方向,從全日制本科二、三年級中選拔優秀學生,開展為期2至3年的聯合培養。

  貴州理工學院黨委書記肖建宗&&,該班不僅為學生搭建起“立足貴州、服務産業、面向全國”的成長階梯,也將為貴州能源行業轉型發展培養更多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在貴州交通職業大學汽車工程系,通過與奧迪、特斯拉等13家知名車企合作開設訂單班,該係每屆600多名學生尚未畢業就被預訂一空,就業率持續保持在95%以上。

  2023級特斯拉訂單班學生管懿懿説:“在訂單班中學到的相關技能,可以拓展到不同職業崗位中,帶來更多可能性。未來不管是入職特斯拉,還是投身其他新能源車企,都能讓我有一個非常好的就業前景。”

  高水平的産教融合、科教融匯,是衡量教育有力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誌。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統籌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推進職普融通、産教融合、科教融匯,源源不斷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大國工匠、能工巧匠。

  培養産業發展急需人才

  面對智能化採礦人才短缺的産業“痛點”,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今年新增智能採礦工程專業,首期招生50人。

  “相比於傳統採礦專業,新專業在教學內容和人才培養目標上發生變化。”該院智能採礦工程專業負責人王建華&&,在智能採礦學、礦山壓力與智能感知控制、礦井災害智能防控、礦山智能通風等核心課程熏陶下,該專業學生將成為在智能煤礦開採及相關領域從事工程技術與施工、生産與技術管理、安全監察及科學研究等相關工作的工程應用型人才。

  在貴州輕工職業大學,面對“雙高計劃”專業群申報的抉擇,學校毅然放棄傳統強勢的釀酒專業群,選擇以“大數據技術與應用”專業群進行申報。

  “專業設置必須緊跟産業發展。”貴州輕工職業大學黨委委員、副院長王珂佳説,5年來,以大數據技術專業群建設為引領,學校已累計為貴州培養緊缺人才1.28萬人,其中大數據産業人才超4000人,有力支撐了國家戰略和貴州現代工業體系建設。

  學科優勢對接産業痛點。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以科技發展、國家戰略需求為牽引,着眼提高創新能力,完善高校學科設置調整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超常布局急需學科專業,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和拔尖人才培養。

  貴州踐行産業急需什麼,高校就培養什麼的原則。去年,我省21所高校新增37個備案本科專業,“工學”以24個新增專業的絕對優勢佔據主導(佔比超64%),形成與貴州重點發展的數字經濟、高端製造、新能源等産業高度契合的專業矩陣,凸顯貴州立足區域特色、服務産業升級的戰略布局。(記者 袁航)

【糾錯】 【責任編輯:吳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