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貴州翰凱斯智能技術有限公司帶着其王牌産品——無人小巴RoboBus亮相2025德國慕尼黑車展,産品的獨特外形與功能持續吸引着參展者的目光,本次參展是翰凱斯布局全球市場的重要一步。
前端,營銷團隊帶着産品頻頻亮相高端展會。後方,生産車間忙碌異常,大型3D打印機械臂發出的轟鳴聲中,忙碌的員工正緊鑼密鼓地裝配調試底盤,爭搶訂單交付時間……産品“新”“智”含量提升,無疑對生産環節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們通過建立數字工廠和整套智能生産設備及體系,採用金屬3D打印及其他數字智能製造方式,實現了從智能底盤到多功能艙體的定制化和規模化生産。”翰凱斯首席運營官曹雨騰&&。
目前,智能生産作為我省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核心方向,正通過與人工智能、物聯網、數字孿生等技術的深度融合,推動貴州多産業全要素智能化發展。
智能製造帶給製造業哪些新變化?在“明星”紡織企業——貴州順立達紡織科技有限公司織造車間負責人韋興會看來,是高效。
織造車間機器轟鳴,上千根細絲迅速交織成布,她與6個織布工就能輕鬆控制150台機器運轉,“數智化改造完成後,雖然生産量節節攀升,但生産壓力變化並不大。”韋興會説。
生産最火熱時,包括韋興會在內的7人班組要負責200余&自動化生産機器,但對於他們來説不再是難事,這要得益於企業安裝的“智慧大腦”。
“工廠安裝了256個數據採集點,通過MSH數字化生産管理系統,一塊屏幕就能精準掌握生産情況。”生産廠長張迎堯介紹,公司和客戶可以從雲端直接查看到生産的實時數據,為生産管理和訂單跟蹤提供了極大便利。
近年來貴州順立達積極擁抱數字化轉型,不斷培育新質生産力,生産效率和産品品質持續提高,不斷推動産品向高端化市場邁進,市場整體競爭力大幅提升。
在貴州貴材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立式粉末噴塗生産線上,一分鐘,自動化噴塗機器便可將50根6米長的鋁型材産品完成上色。
“在過去,1分鐘人工噴塗只能完成五分之一左右的工作量。”在鋁材行業幹了將近20年的噴塗車間主任李本聽見證了生産線上體力活越來越少、效率越來越高的發展過程。
這一轉變始於2019年,當時企業面臨着管理模式落後,生産效率和良品率低等難題,貴州貴材副總經理李衍雷捕捉到貴陽日益壯大的大數據和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帶來的機遇,着力推動企業全面數字化轉型。“智能化生産平台運行以來,通過構建生産、銷售、採購等6個板塊的大數據平台,使得公司的産品開發周期、交貨期大大縮短,車間生産成本降低20%。”李衍雷説。
有了智造的“硬核”加持,貴州貴材開拓市場的底氣更足,“中高端産品佔比逐年攀升,在目前能製造的3萬個産品中,中高端産品佔比已提升至60%,預示着企業在轉型升級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李衍雷&&,預計到2028年,公司總産值有望突破45億元。
貴州成有王記善沅食品有限公司自動化生産線上,機械臂托舉、轉運、灌裝,每個動作都踩着精準的節拍;實現每分鐘可生産400瓶楊梅汁。“搭建起5G智慧工廠進行全流程數字化管理後,能很好地應對市場需求變化,遇到銷售高峰也不怕,同時,實現原料精準配送度提高、減少在製品浪費率提升、售後成本降低。”成有王記董事長王成有説,經過多年的發展,成有王記從小作坊變成智能化生産企業,加工技藝和管理體系不斷增強,産品遠銷海內外,逐漸發展成為楊梅飲料加工行業的“領頭羊”。
…………
智能製造帶來的喜人變化,正在為千行百業插上“數智化翅膀”,展現出無限“黔”力,成為推動貴州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引擎。(記者 陳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