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來活水潤良田 糧食豐收促農富-新華網
新華網 > 貴州 > 正文
2025 09/22 11:59:21
來源:貴州日報

引來活水潤良田 糧食豐收促農富

字體:

  “這吃飽水的稻穀就是不一樣,一串串都長滿了,圓鼓鼓的。”近日,在安順市鎮寧自治縣丁旗街道紅星社區,村民張學凱正繞着自家近3畝的稻田,仔細查看稻穀長勢。抬眼望去,混凝土建設的溝渠,沿着稻田的排布蜿蜒穿梭,將1.1公里外的龍潭口泉水引入一塊塊稻田,張學凱和當地水務局的工作人員臉上滿是笑意。

  2024年,在國債資金的支持下,安順市按期完成6個中型灌區項目建設,新增恢復、改善13.44萬畝耕地灌溉條件。

  紅星社區是鎮寧自治縣蜜蜂中型灌區5個二級灌區之一,該中型灌區通過新建輸水管網、渠道,配套各類閘閥井、控制閘門等設備,新增恢復、改善灌面1.95萬畝,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從0.488提高到0.6,年新增節水能力205萬立方米,年新增糧食産能357萬公斤。

  “以前是土溝,滲水嚴重,水還沒流到田裏就沒了,我們只能從河溝抽水澆地,現在水直流到田邊,種地太安逸了。”新修的混凝土渠道替換年久崩塌損壞的土渠引來好水,村民張學凱近3畝水稻種得十分舒心,他計劃明年要借助這好水在稻田裏養魚增收。

  把地種安逸的還有安順市平壩區平壩十字中型灌區的農戶。2024年,平壩十字中型灌區進行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通過建水池、拉通輸水管網等,將水庫的穩定水引至田坎邊,1.32萬畝耕地“喝上”自來水。

  “以前只能自己到河裏抽水灌,現在水稻也和我們一樣‘喝’上了自來水。”望著金燦燦的水稻,69歲的平壩區十字鄉麥翁村村民張品奎擰動田邊的水管閥門,汩汩水流便朝田裏傾注而下。

  “這水是從5公里外的石朱橋水庫引過來的,覆蓋這片627畝耕地,全程自流。”平壩區水務局水資源管理中心主任羅文明介紹,通過灌區建設,現在十字鄉的耕地既能“喝上”老營水庫的水,也能“喝上”石朱橋水庫的水。雙水源的保障,助力平壩十字中型灌區新增灌溉面積6136畝、改善灌溉面積7064畝,覆蓋區域水稻畝産量均較之前提高約100公斤,糧食綜合生産能力顯著提升。

  引來穩定水澆地,還得精細化管理好。沿着蜿蜒的麥翁河驅車而上,水稻、烤煙、大蔥、黃瓜等正長得鬱鬱蔥蔥,田地間一座座智能遠傳水錶直立路旁。“這是為我們節水高效農業準備的,主水管安到地裏,水錶、流量計都裝好了,就等大戶或者公司來發展農業産業了。”羅文明介紹,排布灌區的389座智能遠傳水錶可實現電腦端遠程一鍵開關供水,省時高效。

  保障糧食生産的同時創造條件發展經濟作物,不僅讓農戶“倉稟實”更能“腰包鼓”。穿行在海拔1200多米的安順市內,目之所及皆是秋收的味道。安順市水務局安西灌區管理處處長謝國勇&&,將繼續積極努力爭取各級資金建設灌區,並大力幫助指導灌區運行管理單位管好用好水利設施,全力為農作物種植做好供水保障。(記者 向莉君)

【糾錯】 【責任編輯:周遠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