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還差70萬元訂單未完成!”9月初,安順市普定經開區吉益賢(貴州)健康産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生産車間內,公司負責人李東源指着生産線介紹,這家專注刺梨深加工的企業8月底剛投産,訂單已紛至沓來。而追溯其落戶普定的緣起,竟源於一頓質樸的地攤火鍋。
今年63歲的李東源,是來自浙江的醫學博士。20多年前,他便與刺梨結下深厚淵源,多次赴貴州考察研究刺梨産業的他,“做刺梨産業”的夢想始終未改。
2022年,李東源找到合作股東,正式計劃在貴州投資建廠,他們考察多地後,經人介紹來到普定調研。
“那是個深冬,普定縣工商聯黨組書記胡宜春帶我們吃了頓街邊的地攤火鍋。”李東源回憶,鐵鍋裏咕嘟冒泡,幾盤土豆、豆腐、青菜簡單擺在桌上,沒有半點鋪張。
“這頓火鍋徹底打動了我。”李東源説,當地幹部務實的工作作風令人印象深刻。用餐時,胡宜春將普定的交通區位、産業基礎等情況講解得清晰透徹,專業又真誠,那一刻他便萌生了在普定扎根的念頭。
胡宜春也對當時的情形記憶猶新。“第一次見面趕上寒冬,想著吃火鍋能暖暖身子。”他説,李東源後來多次稱讚這種見面方式“不講排場,讓人心裏踏實。”“別去其他地方了,就像這火鍋一樣,在普定把事業做得紅紅火火,我們一定全心全意做好服務。”胡宜春當時這樣承諾。
其實,李東源早已下定決心做刺梨産業,只是在選擇落戶地點上還在猶豫,而後來“賣房建廠”的舉動,正是其決心的體現。
原來,第一次考察後,因股東分歧,合作曾一度擱淺,但他並未放棄。2024年,李東源果斷賣掉杭州的5套房産,籌集2000多萬元資金,再次回到普定並敲定投資。
“普定的營商環境沒有讓我失望。”李東源感慨道。2024年7月他簽約落戶後,當地政府當月就協調解決廠房問題,保障項目如期建設;2025年7月,企業提出建設冷庫的需求,相關部門迅速協調,僅用1個月就建成投用,及時滿足生産需要。
優質的營商環境堅定了李東源的擴産信心。他看中了普定經開區一塊閒置10餘年的57畝土地,計劃用於二期工程建設,但該地産權涉及原投資方,需政府牽線協調。普定經開區管委會投促局副局長孫永付得知情況後,立即與原投資方溝通洽談,最終促成協議——沉睡的土地被盤活,企業二期工程順利提上日程。
“從落戶到投産,我們全程靠前服務。”普定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董華介紹,“無論是註冊、建廠還是生産,只要企業遇到問題,我們第一時間協調跟進,就是要讓企業安心發展、放心擴産。”
據介紹,二期工程建成後,該公司總投資將超過1億元,可帶動200餘人就業。目前,已有數十名當地村民在一期工廠上班,從事包裝、倉儲、物流等工作,實現家門口就業增收。“二期工程即將啟動,我們將對刺梨進行深度開發,為貴州刺梨産業發展注入新動能。”李東源信心滿滿地説。(記者 周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