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輕拂,越過黔東的田壟,在武陵山深處,沉睡了一季的珍珠花生迎來了豐收時刻。9月15日,銅仁市松桃自治縣大坪場鎮的珍珠花生種植基地裏,一片繁忙景象。隨着一串串沾着泥土芬芳的珍珠花生被連根拔起,一顆顆香甜飽滿的花生脫土而出,農戶們正有條不紊地採摘、裝筐,田間地頭處處洋溢着收穫的喜悅。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花生還未采收,便早已“名花有主”。夏種花生,秋收“金豆”,基地負責人鄭金華篤定地説:“今年這個‘金豆’是收定了。”過去,種花生最讓農戶發愁的便是銷路問題,而如今,和公司簽訂收購協議後,農戶們只需專心種植,無需擔憂銷售難題。
松桃歷來有種植花生的傳統,但過去一家一戶的粗放管理模式,導致花生自産自銷,質量和價格都難以保障。如今,松桃通過“政府引導、企業聯農、訂單保收”的創新模式,積極搭建産銷對接平台。龍頭企業、合作社與農戶簽訂具有法律效力的訂購合同,明確品種、數量、質量和價格,真正實現了“種有定向,銷有方向”。
“簽了訂單,銷路不愁,單價還比往年提高了。”鄭金華算了一筆“增收賬”:種子、肥料由公司免費提供,還有專業技術人員上門指導,這不僅節約了成本,還提高了産量。今年500畝花生預計總産值將達到80萬元。
在省、市、縣農業專家的全程指導下,花生種植基地前期採用機器播種,大幅降低了勞動成本。通過精準施肥、科學控制種植密度、防控雜草等舉措,有效破解了乾旱等不利天氣的影響,實現了高産穩産。珍珠花生畝産從原來的800至1000斤,提升到1200至1400斤,增産幅度約20%。
為了進一步拓寬銷路,當地積極構建“線上+線下”的銷售體系。線上,10餘人的直播團隊帶貨,日均訂單5000余單,銷量穩定且單價穩步提升;線下,依託批發市場、商超等渠道,確保花生快速走向消費者的餐桌。
作為銅仁市地理標誌産品,松桃珍珠花生憑藉表面光潔、果仁飽滿、口感香甜的獨特優勢,深受市場青睞。2025年,松桃珍珠花生種植規模擴大至3萬餘畝,覆蓋全縣28個鄉鎮,産業輻射效應持續凸顯。
“訂單絡繹不絕,産品暢銷全國各地。”幾十公里外的貴州松桃桃源土特産有限公司裏,公司負責人張澤坤正忙着對接物流,將包裝好的珍珠花生發往全國各地。
為了發揮“土特産”帶動群眾增收的作用,松桃緊盯本土優質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壯大經營主體,立足珍珠花生育種、種植、加工、研發、銷售於一體的全産業鏈,培育本土龍頭企業。
如今,松桃珍珠花生已構建起“種植—采收—銷售”的完整産業鏈,成為當地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黃金産業”。目前,松桃花生産業已直接帶動10余萬名群眾就業,重點勞務支出超2000萬元。(記者 潘佳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