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貴陽9月20日電(記者 楊欣)近日,貴州省黔南州龍裏縣灣灘河鎮石頭村司頭梯田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豐收節”活動。游客現場體驗打穀子、打糍粑等傳統農事活動。在場地的另一邊,稻田摸魚、稻田音樂美食節、垂釣大賽等互動項目,則為游客提供了“農耕體驗+休閒體育+美食市集+音樂節”的鄉村周末旅游新業態。

貴州省黔南州龍裏縣灣灘河鎮石頭村司頭梯田,游客參與稻田摸魚活動。周念 攝
近年來,龍裏縣大力發展稻田養魚、鄉村民宿、鄉村文創等特色農旅融合産業,在不斷推進農業現代化的同時,為推進旅游産業化注入鄉村特色新活力。
一是以“農文”為基,繪就鄉村旅游新底色。通過規模化、合作化路徑,推進水稻種植、稻花魚養殖等常規農業産業,創新實施村級合作社“統一育苗、統一收購、統一銷售”模式,切實做到産業發展成本集約、産業發展收益擴大,顯著提升農業綜合效益。依託原有或新擴展的農業産業園、休閒農莊、家庭農場、種植養殖基地,大力發展農村文創、鄉村周末定制游、鄉村民宿酒店等産業,讓農田變景區、農房變客房、農産品變禮品,將研學、農事活動體驗、流行文化等植入鄉村傳統節慶活動中,推進“以活動興業態、以業態帶流量、以流量推産業”,農業産業項目成為發展新型鄉村旅游的堅強基礎。

貴州省黔南州龍裏縣灣灘河鎮石頭村司頭梯田,游客參與打稻穀的活動。羅艷 攝
二是以“體旅”為媒,提升農業産業附加值,着眼發展農産品精深加工,立足當地特色農産品結合旅游需求開發特色餐飲,發展休閒體育,延長産業鏈,提升價值鏈,讓農業效益最大化。通過旅行社宣傳渠道及MCN機構網紅帶貨,有效提升農業品牌知名度、附加值。推動特色農産品通過文旅市場實現品牌化文創産業發展,從“土特産”升級為“旅游伴手禮”和“文創精品”,賣出好價錢,帶動農民增收。
三是“農文體旅商”融合,開創鄉村振興新局面。鄉村旅游的大火為龍裏縣鄉鎮人居環境提升帶來更高的要求和更加嚴峻的挑戰。各鎮街道圍繞鄉村旅游發展要素提升,以黨建引領新時代文明實踐大比武為載體,持續以獎代補發動激勵群眾自發改善鄉村旅游基礎設施、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塑造少數民族地區鄉村特色風貌,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鄉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