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貴陽9月15日電(盧志佳)時下,“中國火龍果之鄉”貴州省羅甸縣的廣袤山地一片“火紅”,全縣3萬多畝火龍果正陸續挂果,各個種植基地裏,果農忙着向全國的消費者輸送來自山鄉的甜蜜味道。
近年來,羅甸縣着力把火龍果産業作為鄉村振興的一項重點産業來打造。一方面通過生態種植、科技管護做優産業品質;另一方面通過宣傳推廣、拓寬渠道做強産業品牌,雙管齊下推進火龍果産業“長紅”,持續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

羅甸縣果農在采收火龍果。(羅甸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從種植端構建産品力
好山好水出好果。羅甸縣素有貴州“天然溫室”之稱,得益於低海拔、高濕度的氣候特徵,加之紅水河與高原千島湖的水系滋養,羅甸出産的火龍果以果形飽滿、色澤紅艷、果香濃郁著稱。
好果還需良法種。羅甸縣農業部門近年來不斷加強火龍果産業技術服務,按“小規模、標準化、精細化”的管護原則,指導種植戶根據火龍果各生産管護階段,做好果園提質增效工作,做到標準化生産,精細化管理,確保老果園提升生産效益,從種植端構建羅甸火龍果的産品力。

陳乾坤在基地內采收火龍果。新華網 盧志佳 攝
位於龍坪鎮板庚村的蜜寶火龍果種植基地,是羅甸縣打造的生態化栽培示範基地。基地在貴州省果樹科學研究所的資金、技術的幫扶下,火龍果生態化栽培近200畝,並帶動板庚村種植1200畝。
蜜寶火龍果種植基地負責人陳乾坤介紹,為提高火龍果品質,基地在種植過程中施用酵素、沼液等有機肥,這樣可以有效改良土壤,促進果樹健康生長,使果品的甜度更高。“另外,我們基地還採用防蟲網、粘蟲板等物理防蟲、滅蟲設備防治蟲害,採用人工方式除草,是真正的生態化栽培。”
而在沫陽鎮兆豐生態循環農業示範基地,一套“草—畜—沼—蚓—禽—果—蜂”的循環,構建起了更為巧妙的農業生態。“我們在空中養蜂,有利於火龍果花授粉;在地上養雞,它們可以在果園裏除草捉蟲;在地下我們還養蚯蚓,可以達到疏鬆土壤的效果。”基地負責人李才華介紹。

蜜寶火龍果種植基地通過LED燈補光催花。新華網發(劉佳鑫 攝)
要實現更好的經濟效益,就要提高火龍果的産量和質量。為此,蜜寶基地在農技人員指導下,採取了A型支架種植、配套建設水肥一體化、夜間補光等措施進行老果園改造,實現了果園的提質增效。“通過LED燈模擬日光促進光合作用,我們將火龍果年開花次數提升到12批次,比普通方式種植的增加3至4批次,畝産可以提升30%。”陳乾坤介紹。
在銷售端塑造品牌力
優秀品質是塑造農産品品牌的根基,經過多年品種迭代優化,加上綠色生態的種植標準管控,羅甸火龍果的口感、糖分都達到上佳品質,先後獲得“國家地理標誌農産品”和“全國名特優新農産品”雙重認證。
“今年是火龍果産業品質提升年。”羅甸縣農業農村局負責人&&,今年以來,政府通過加大農業設施投入提振農戶種植積極性,在重要産業基地配套防凍設施、水肥一體化系統、太陽能殺蟲燈等。通過技術改進促進果品提質增效,用差異化品質提升羅甸火龍果價格,確保“羅甸火龍果”産業和地標品牌在國內的領先地位。

羅甸縣果農在采收火龍果。(羅甸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圍繞品質做品牌”,是眾多火龍果種植企業的核心理念。
“我們深耕現代有機農業,堅持名特優産品標準。”李才華介紹,2024年,基地獲得了農業農村部産品質量安全中心頒發的“中國良好農業規範認證證書”,這讓基地生産的精品果更受市場青睞,目前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市場銷售渠道暢通,需求量遠超産量。
“‘不用一粒化肥,不用一滴除草劑’,這是我們多年來一直堅持的品牌形象。”陳乾坤認為,羅甸的山多地少的特點,意味着火龍果産業一定要圍繞“精品+特色”做文章,才能和其他産區的火龍果形成競爭優勢。
市場表現是對品牌價值的最好背書。“現在羅甸火龍果的批發均價在6元左右,今年全縣火龍果預計産量3.9萬噸,産值有望歷史性突破3億元。”羅甸縣農業農村局果業中心主任奉皇書認為,良好的市場表現還離不開長期的品牌推廣,羅甸一方面通過舉辦火龍果節、推介會等方式增加品牌曝光率,二是宣傳部門發揮新媒體優勢,長期跟蹤報道火龍果生産的全流程,全方位呈現種植端優良的品控,幫助羅甸火龍果積累了在高端果品市場的口碑。
為更好地推廣“羅甸火龍果”品牌,羅甸縣還充分發揮縣域省級直播電商示範基地示範引領作用,大力開展電商培訓工作,積極培育直播帶貨業態,推動羅甸火龍果通過電商平台從基地走向全國市場,提升品牌觸達率。

“現在傳統市場的批發做得比較少了,像我們現在采收的這批果子,主要是通過直播帶貨的方式銷售,3萬斤果子3天就可以賣完。”陳乾坤説。
7月底,貴州山中來物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直播團隊就入駐羅甸各個火龍果基地進行直播帶貨,在公司直播團隊負責人管毓運看來,深入基地開展直播帶貨,既可以讓廣大消費者直觀感受火龍果采收樂趣,也可以實現羅甸火龍果優良品質的可信傳播,無形中提升品牌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