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新學期伊始,畢節職業技術學院旅游管理系烹飪工藝與營養專業2023級的鄧衛洪、蔡佳佳等50名“粵菜師傅”訂單班學生在校完成兩年的理論知識後,即將前往廣州市輕工技師學院進行為期三個月的粵菜文化深度學習,之後將進入廣州酒家集團和嶺南集團實習並就業。
在廣州,往屆訂單班學生已站穩腳跟。2018級高速鐵路客運乘務專業的段春亞,如今已是廣州地鐵集團一名值班員。段春亞在畢節職院期間曾獲國家獎學金、被評為貴州省優秀畢業生。2021年8月,她通過訂單班項目成為廣州地鐵站務員,憑藉出色表現屢獲“服務之星”“票務之星”等稱號,並考取值班員資格證,順利轉正。
深入實施東西部協作戰略,畢節職業技術學院加強與廣州市“政行校企”四方合作,推行平台共搭、師資共培、人才共育、就業共促新機制,充分發揮“畢節·廣州人力資源開發基地”和“廣東技工、粵菜師傅、南粵家政”等三大培訓基地的作用,與廣州港集團等18家頭部企業及廣州輕工技師學院等院校合作,累計開設訂單班60個,培養學生2000多人。
今年以來,粵黔兩省人社部門持續深化勞務協作,不斷完善服務體系、優化服務方式、提升服務效能,積極探索構建粵黔就業公共服務新模式。
截至8月,貴州省通過東西部協作機制累計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0.62萬人,其中脫貧勞動力27.13萬人。
除了校內培訓,一系列針對社會人員的培訓也在推進。5月15日,謝傑報名參加了“廣東技工”甕安縣首期電工中級培訓班。經過40天紮實培訓,他熟練掌握了電路原理、實操接線、安全規範與故障排查等技能,通過“一培雙考”獲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和特種作業操作證。
培訓結束後,謝傑選擇自主創業,從家庭電路檢修到商鋪電路改造,如今已涉足家庭、商鋪及小型工地等多個場景。現在他每月純收入穩定在1萬元左右。“靠手藝吃飯心裏踏實。”謝傑笑着説。
目前,貴州省累計開展“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培訓協作133期,培訓6102人次。貴州15所技工院校與廣東省50家企業開展校企合作,開設訂單班18個,培養1406人;8所技工院校與廣東省15家院校開展校校合作,開設共育班10個,培養1204人。
此外,貴州還聯動開展“異地培訓”,幫助省外就業人員提升技能。截至目前,貴州籍勞動者在廣東、浙江、福建等地通過自學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4400人次,參加省外異地培訓839人次,累計完成省外異地培訓5239人次。
産業協作是粵黔勞務協作的另一重要維度。在榕江工業園區,成立於2022年6月的貴州粵黔傳奇服飾有限公司生産車間內,工人們熟練操作設備。
作為粵黔協作重點引進項目,該公司巧妙地將服裝製造與文化創意相融合,依託榕江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和廣東先進的産業技術,打造出“村超”IP系列産品,涵蓋運動服、文化T恤、紀念圍巾等。截至7月,公司今年已創收1800多萬元。
“我們還在持續招人。”公司董事長涂雪猛説,目前企業已有50名員工,其中熟練技工一天可以完成100件圓領T恤製作,月收入可達8000元。
在貴州,類似粵黔傳奇服飾這樣的企業——粵黔協作“一縣一企(N企)”農村勞動力穩崗就業基地已有262個,吸納黔籍務工人員就業5.86萬人。
接下來,貴州將加大“貴州繡娘”等特色勞務品牌培育力度,推動粵黔東西部協作提質擴容,促進更多農村勞動力就業增收。同時,鼓勵廣東省在黔企業、在建項目吸納農村勞動力特別是脫貧人口、易地搬遷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並利用東西部協作資金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做好就業困難人員安置兜底工作。(記者 方亞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