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避暑旅游旺季,安順古城的新“員工”頻頻引起游客圍觀。這名新“員工”堪稱全能,不僅能提供導游講解、票務諮詢、應急指引等服務,還能在游客面前大方展示舞蹈,重點是:這是一個AI人形機器人。
將AI人形機器人運用於文旅場景,這是深圳市天盛物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韋天貴的新“試驗”:“科技賦能古城文旅,如果這個項目驗證了AI人形機器人在複雜場景中的適配能力,那就能推廣到更多領域。”
在深圳打拼20多年,走出貴州山村的韋天貴,睡過公園的長椅,嘗過創業的失敗,一路摸爬滾打,在這個城市找到了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法,與家鄉的&&也越加頻繁。
天盛物聯有一半以上的員工來自貴州,韋天貴也時常動用自己的人脈為家鄉招商引資牽線搭橋,促成了不少項目落地。他認為,這些作為並非是對家鄉的“回饋”,而更願稱之為“分享”。韋天貴説,他曾經歷過的艱辛正是當下許多貴州農村青年正在經歷的艱辛,那他走過的路便也是一條可參考、借鑒的路。
走出大山 開啟“闖廣”之路
“族旺留原籍,家貧走他鄉。”多年後,韋天貴用這句話解釋了自己走出大山的執着。
韋天貴出生在安順市鎮寧自治縣丁旗鎮的一個小山村,直到讀初中時家裏才通上電。中學畢業,他選擇了工業電氣自動化專業,成了一名電氣工程師。離開村莊那天,他暗下決心,一定要在外闖出自己的天地。
在貴州,許多人去廣東闖蕩,韋天貴畢業後也成為“闖廣”大軍中的一員。
在廣東省惠州市的一家電子廠,他作為儲備幹部在流水線上管理100多名工人。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奧成功,一週後,韋天貴才得知這一舉國歡慶的消息。他意識到,工廠四面築起的圍墻困住了自己的世界。
實習結束,韋天貴選擇去深圳,聽説那裏機會多,自己一定能找到立足的地方。然而現實並非如此美好。他的臨時邊防通行證期限只有一個月,這意味着他必須盡快找到工作。
囊中羞澀,無處落腳。韋天貴在公園的長椅上睡了兩天,又咬牙花了300元,在荔枝園裏租了一間沒有風扇的鐵皮房勉強住下,一個多星期後才找到工作。
此後5年,韋天貴一直沒有回過老家,每個月只有一張從郵局取回的匯款單讓父母知道兒子還活着。這5年裏,韋天貴一直在尋找新的機會,直到2005年,在一家上市公司做到技術總監,他才回鄉見了父母一面。
艱難創業 把企業當孩子養
在後來的10年中,韋天貴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深圳這座城市潛藏的機遇和挑戰。
這也是中國科技快速發展的10年,靈感的火花無處不在。韋天貴不斷自我更新,他從技術轉型為銷售,每個月有3周都在全國各地出差,走遍了幾乎所有省份的地級市。在這10年中,他也迎來了自己的第一次創業,成為一家初創公司的小股東,開發了最早的手機支付系統,卻因市場問題最終折戟。
2015年,韋天貴32歲,正是創業的最佳年齡,已有經驗積累,熱情還在燃燒。他重新開始,鎖定自己熟悉的安防類産品,提出“消滅鑰匙”的概念,集中火力投入到人臉識別和指紋鎖的普及。
深圳市天盛物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初期,巨大的生存壓力常常讓韋天貴整夜睡不着覺,他索性起來跑步,用運動産生的多巴胺調節情緒、舒緩壓力。同時,通過不斷讀書進修和學習提升認知及視野,先後到山東大學、湖南大學、清華大學等學校就讀物聯網專業和EMBA,並獲得碩士學位。跑步和讀書讓他的身體和大腦都在不斷補充能量,他感覺自己的齒輪又開始轉了起來。
“有人把企業當豬養,養肥了就賣掉。但我更想把企業當孩子養。”後來的10年,天盛物聯這個“孩子”在韋天貴的籌謀下,逐漸成長壯大。
搶到了人臉識別技術的風口,韋天貴並未就此滿足,2017年,他又投入到數字貨幣技術開發,很快推行到企事業單位食堂等場景。
2019年底新冠疫情期間,各種場所都需要測溫,他發現人工測溫有種種弊端,便帶領公司技術研發人員經過7個通宵的“戰鬥”,開發出全球第一台基於AI人臉識別熱成像測溫的終端,並迅速在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深圳地鐵等全國上千個政企校園和社區場景大規模商用。2022年,韋天貴進一步突破技術壁壘,推出行業領先的電子哨兵系統,産品覆蓋全國18省市數十萬場景,也因此獲得了深圳市科技防疫先進單位、第四屆“深圳新生代創業風雲人物”等榮譽。
情牽家鄉 “跑”出發展機會
“技術驅動發展,責任回饋社會”一直是韋天貴信奉的理念。他總結出一個“先集中火力研發,成功推出樣本後,再由點及面廣泛推廣”的模式。近幾年,他也秉持這種理念和模式,參與到貴州的發展中。
他研發AI雙層安保智慧場館産品,運用於“村BA”“村超”球場建設;投入新能源充電樁行業,以“智慧新能源充電樁+金融化債”的創新模式向安順、六盤水等多地進行推廣;也常邀約企業家朋友來貴州跑馬拉松,為家鄉牽線搭橋,促成合作……
“每個年代有每個年代的機會,希望能‘複製’更多像我一樣的人,多出來看看外面的世界。”在韋天貴的觀念中,能複製的不僅有産品研發推廣模式,還有自己的創業經歷。
他常現身家鄉的學校,向年輕人分享自己的故事,公司和省內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關係,為貴州的年輕人提供了不少工作機會。隨着近兩年在家鄉業務的拓展,他在貴州也設立了分公司,“招聘的貴州員工可以在當地工作,享受深圳的待遇。”對待員工,他毫不吝嗇。
如今,天盛物聯早已成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及專精特新企業,韋天貴也獲得了“深圳新生代創業風雲人物”、廣東省“優秀民營企業家”等榮譽,但他的神經從未有一天放鬆過。他提起不久前參加的六盤水馬拉松,“那天跑到一半,突然下起了暴雨,身邊陸續有人離場,但我還要繼續跑,只要上了賽道,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跑完這一程。”他回頭看了看墻上挂着的那排馬拉松完賽獎牌,金燦燦,十分耀眼。(記者 彭芳蓉 潘曉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