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貴州山裏來,賣到世界去-新華網
新華網 > 貴州 > 正文
2025 09/07 09:51:14
來源:貴州日報

從貴州山裏來,賣到世界去

字體:

刺梨産業量質提升市場廣闊

從貴州山裏來,賣到世界去

  時下,正是刺梨豐收的季節。8月20日,2025水城區“刺梨歸倉·又見初好”鮮果收購季開秤;與此同時,遠在黔南“中國刺梨之鄉”龍裏縣,第一筐金黃飽滿的刺梨鮮果采收……刺梨豐收的喜訊接連不斷。

  從貴州來,到世界去。8月15日,貴州億欣園現代農業有限公司的刺梨紅茶在第十六屆香港國際茶展名茶比賽中,獲“其他茶組”季軍,並獲得德國茶商5萬美元訂單。

  豐收“開門紅”,上下聯動同向發力

  7月20日,地處興仁市大山鎮上務村的貴州金刺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刺梨基地,迎來了第一年豐收。

  “今年是基地的初産之年,有1000畝左右刺梨進行了集中采收。采收工作從7月20日正式啟動,至7月28日結束,歷時九天,總采收量約150噸。採下的刺梨一部分銷往雲南、山東等地;另一部分供應省內,主要銷往甕安;還有一部分,則自主加工成刺梨原汁進行銷售。”貴州金刺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魏澤説,在采收高峰期,每天都有130名工人在山上進行採摘作業,確保采收任務的順利完成。

  8月13日,省工信廳召開刺梨産業發展座談會,聯合省委宣傳部、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等多個部門及單位,共商産業發展大計,謀劃未來發展路徑,為刺梨産業下一步發展進行全面布局。

  接下來,將推動省、市、縣三級資源聚集,加快培育規模大、實力強的龍頭企業,設立重大科技專項,加強産品升級與精深加工技術研發,挖掘藥食同源價值,推動産品向健字號、藥字號升級,開發多元融合産品,拓展線上線下營銷等。

  走穩“升級路”,刺梨産業量質提升

  今年6月,“貴州刺梨”成功入選首批39項國家級傳統優勢食品産區和地方特色食品産業培育名單,與赤水河流域醬香型白酒、貴州辣椒製品共同躋身全國知名度較高的特色食品産業行列。

  據了解,目前“貴州刺梨”已授權34家企業使用,廣藥集團刺檸吉、好彩頭食品“小樣貴州貨”刺梨汁、匯源金刺梨原漿等逐漸獲得市場認可,帶動全省刺梨企業註冊737家,初步形成了“公共品牌、企業品牌、産品品牌”協同共進的發展格局。

  “我們研究了一個微生物發酵技術,利用微生物進行轉化,改善刺梨的口感,把刺梨裏面的蘋果酸、檸檬酸,經過發酵後轉化成乳酸或更為豐富的有機酸,讓它的口感變得更加柔和。”貴州省天然産物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貴州省刺梨産業技術創新中心副主任王瑜説,這一成果已經得到應用,去年11月在貴州得寶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成功轉化為“醬香刺梨”,目前這款産品的直接經濟效益已超500萬元。

  “三步進階”,勾勒廣闊市場藍圖

  8月28日,貴州山王果集團一年一度的品牌豐收節——“金果果節”在貴陽舉辦。活動中,貴州省天然産物研究中心與山王果集團就共建研究院簽署戰略合作儀式,依託雙方科研與産業優勢,聚焦刺梨等天然食材的開發與研究。

  “我們這次與貴州省天然産物研究中心的合作,主要是加強關於保健食品、特膳特醫食品和生物科技方向的産品落地,這樣才能讓刺梨的應用變得更廣泛、層次更多、適應人群更廣,另外也將加大普世型刺梨産品的應用,比如超級刺梨維C軟糖、小黃姜和刺梨的新品,天麻和刺梨的融合等等。”貴州山王果集團總經理李劍介紹,自2015年以來,貴州山王果集團就針對省外市場進行開拓,目前80%訂單來自省外,以大灣區和江浙滬為主,涵蓋北京、重慶等重點城市。今年1至7月,貴州山王果集團銷售額已突破1.2億元。

  “10月份左右我們的海外銷售即將開啟,目前香港和深圳的公司已經建立,拿到了歐盟和美國的有機認證,還有相關的出口資質。除了刺梨貿易,我們也着重於刺梨品牌的推廣,以期在港澳&地區、東亞地區、東南亞地區打開新局面。”李劍説。

  目前,按照線上線下協同,全省覆蓋、全國拓展、全球進入的“三步進階”計劃,貴州刺梨的市場開拓正穩步推進。初步建立起立體多元的銷售渠道,産品覆蓋華北、華南、華中和西南等國內主要區域市場,並成功進入境外市場,實現“揚帆出海”。(記者 梁聖)

【糾錯】 【責任編輯:吳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