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貴陽9月5日電(盧志佳)“數據作為一種生産要素,這是我國的重大理論創新。”近日,在貴陽舉行的2025中國國際大數據産業博覽會“數據交易生態大會”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價格成本和認證中心主任盧延純&&,數據的價值要在應用中體現,應該大力推進生態場景研究。多位專家在會上圍繞全國一體化數據市場建設、數據資産管理與産業融合發展等議題展開交流,探討數據要素價值加速釋放之策。

盧延純在會上演講。
國家數據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互聯網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歐陽日輝認為,建設好全國一體化的數據市場是充分釋放數據要素價值的必要條件,而數據交易機構則是全國一體化數據市場的關鍵支撐。
“數據交易機構在價格發現、交易撮合基本功能基礎上,應進一步發揮數據流通基礎設施建設、數據資源整合、數據産品和服務提供、數據交易規則引領等職責。”歐陽日輝&&,數據交易機構還應處理好機構公益性與盈利性、場內與場外、創新與合規等6對關係,培育良好的數據産業生態,促進數據要素價值釋放。

歐陽日輝在會上演講。
構建全國一體化的數據市場,還需要進一步提升交易機構的互認互通。大會期間,此次會議的聯合主辦方——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深圳數據交易所與貴陽大數據交易所還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旨在促進數據交易互認互通,推動數據要素跨區域流通,打破數據孤島,為行業發展注入新動力。

三家數據交易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每日互動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劉宇在會上提出,“可信、可控、可用”是釋放數據要素價值的關鍵支撐。“可信”是指以可信數據空間為代表的數據基礎設施,為數據要素提取和價值流通提供基礎保障;“可控”則強調算法自主可控,尤其是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研發與應用必須安全可靠;“可用”則包括高質量數據集和標準化、成熟的數據産品。三者協同,方可真正推動數據要素的價值轉化。

劉宇在會上演講。
歐陽日輝接受採訪時&&,中國數據交易市場正進入制度不斷完善、市場持續拓展、技術加速成熟的重要階段。此次舉辦的數據交易生態大會在標準統一、市場聯動、應用協同等方面搭建了高效交流合作平台,對推動數據要素價值釋放、助力全國一體化數據市場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