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活動現場。新華網發
新華網貴陽8月27日電(劉昌餘)8月27日,第六屆位置服務科技論壇暨北斗與低空經濟産業規模化交流活動在貴州省貴陽國際生態會議中心舉行,與會人員就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簡稱“北斗”)應用規模化、低空經濟産業化進行探討。
北斗作為我國自主建設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目前已實現全面組網並進入規模化應用階段。而低空經濟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革命的重要賽道,正在加速從概念驗證走向規模化商用。
“北斗系統以其導航、通信、監測一體化的能力,為低空經濟提供了高精度、高可靠、全覆蓋的‘時空底座’。”中國測繪學會理事長宋超智説,隨着空域管理政策持續優化和技術不斷突破,低空經濟有望成長為萬億級産業集群。

圖為活動現場。新華網發
“北斗與低空經濟的深度融合,正有力推動産業鏈協同創新發展。”貴州省副省長羅強説,低空經濟作為新質生産力的代表,正依託北斗時空定位技術,以低空物流、低空旅游、低空監測等場景為突破口,加速形成“衛星支撐低空,低空反哺衛星”的生態循環。
近年來,貴州立足“東數西算”樞紐優勢,以“北斗+低空”雙輪驅動,不斷提升服務能力、夯實數字底座、釋放數據價值、拓展應用場景。在原有89座基準站基礎上,加密升級至216座基準站,並推動與電力、地震等領域站點共享應用。
圖為活動現場。新華網發
同時,在貴陽大數據交易所上線“地理信息時空大數據專區”,率先制定地理信息時空大數據交易管理規則和流通交易規則。與行業多部門聯動,研發了“國土調查雲(貴州)”“北斗+警力調度”“漁政寶”“智慧航運”平台,為國土資源調查、漁船監管、交通警察、海事航運等領域提供精準導航定位服務。
接下來,貴州將以實體經濟為根基,強化創新驅動,用好數博會平台,搶佔“北斗+低空”産業發展新機,完善合作機制、促進技術交流、推動産業升級。
活動由國家數據局、貴州省人民政府主辦,中國測繪學會、中國遙感應用協會、中國通信工業協會、貴州省自然資源廳、貴州省國防科技工業辦公室承辦,係2025中國國際大數據産業博覽會交流活動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