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貴陽8月13日電(盧志佳)近日,在位於貴州省貴定縣的貴州啟越山桐子産業有限責任公司組培中心的無菌實驗室裏,技術人員專注地操作接種環,將山桐子莖尖組織植入培養基。這裡的溫度恒定在25-27℃,濕度保持為60%,LED光源根據幼苗不同生長階段自動地切換光譜。這是國內領先的山桐子組培技術,也是貴定山桐子産業的核心競爭力。

貴定縣白岩腳山桐子種植基地(2024年10月25日攝)。(貴定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我國食用植物油供應大量依賴進口,發展我們本土油料作物非常重要。”啟越山桐子公司技術顧問梁永琪介紹,油茶、核桃等油料作物産量遠遠不能滿足國內需求,如果擴大種植面積就會搶佔農田面積,因此國家將目光轉向林業,而貴州林地多農田少的地理特點恰恰契合“向林業要食物”的發展策略。
山桐子被譽為“樹上油庫”,是我國的鄉土樹種,不僅是優質的用材樹種,還是高産優質木本油料樹種。據介紹,山桐子油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E等成分,經檢測符合國家一級食用油標準。
貴定縣區位優勢顯著、氣候優勢獨特,很適合山桐子的種植和生長。近年來,貴定縣將山桐子作為全縣主導産業之一,構建起“政策扶持+企業牽頭+農戶參與”的三維體系,引入廣州企業、資本成立公司,形成“組培育苗—規模種植—精深加工”全産業鏈布局。2022年至2023年,貴州省林業科學研究院根據山桐子優良單株的特異性、一致性和穩定性,利用生物能源科技實驗,最終確定貴定縣組培良種品種為油寶寶1號、2號、3號。
截至2025年5月30日,貴定縣累計完成山桐子種植14.28萬畝,覆蓋8個鎮(街道)988個村民組,涉及4.75萬戶農戶,參與率達58.46%;挂果面積0.3萬畝,産鮮果300噸。

山桐子豐收群眾笑開顏。(貴定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但山桐子産業發展也面臨諸多不確定性,首先是收益周期較長,從種植到挂果需要3至5年,7年方能進入高産,前期需要大量的投入和精心管理。此外,山桐子是雌雄異株植物,通過種子繁殖的種苗雌雄比例約為1:1,雄樹只開花不結果,無法産生經濟效益。但在種植後第三年才能通過開花辨別雌雄,這意味着前期投入的大量時間和精力可能因種植雄樹而浪費。

啟越山桐子公司通過5G智慧大棚培育的幼苗。(貴定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為此,梁永琪率領團隊不斷攻堅,通過組織培養技術,在今年成功實現優良單株的無性繁殖。目前,啟越山桐子公司組培中心的無菌實驗室不僅滿足本地需求,還向雲南、廣西等地輸出優質種苗,已簽訂8萬單組培苗省外訂單。
同時,啟越山桐子公司還與貴州省林科院、四川省林科院等建立了優良品種合作,與中山大學、貴陽學院等合作運用先進的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技術進行深加工産品研究。
山桐子的價值遠不止於食用油。啟越山桐子公司總經理劉銳介紹,山桐子果肉中提取的多酚類物質具有抗氧化活性,遠超橄欖油水平,正逐步成為美粧領域新寵。

山桐子食用油産品。新華網發(楊琦 攝)
山桐子的生態價值同樣亮眼。梁永琪介紹,其根係發達、生長迅速,可作為綠化造林的先鋒樹種。近年來,貴定縣將山桐子種植與石漠化治理相結合,實施石漠化綜合治理項目種植1.83萬畝山桐子,有效提高了植被覆蓋率、土壤含水量等,書寫了鄉村振興與戰略資源保障的雙贏答卷。(參與報道:陳怡寧、王布娜、楊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