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博對話 | 復旦大學教授朱揚勇:以“數據自治”破題要素市場化,數博會為産業發展凝聚共識-新華網
新華網 > 貴州 > 信息展播
2025 08/11 11:49:07
來源:數博會執委會

數博對話 | 復旦大學教授朱揚勇:以“數據自治”破題要素市場化,數博會為産業發展凝聚共識

字體:

  2025中國國際大數據産業博覽會(簡稱數博會)將於8月28日在貴陽啟幕,大會以“數聚産業動能 智 啟發展新篇”為主題,全面呈現全球數據領域創新思想與實踐成果。復旦大學教授朱揚勇深耕數據治理領域,其提出的“數據自治”理念與數博會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化的核心目標高度契合。在他看來,數博會不僅是展示技術成果的窗口,更是破解數據流通難題、凝聚産業共識的關鍵平台。

  問:您提出“‘數據自治’需通過技術實現數據主權歸屬與使用的平衡”,在數據要素市場化背景下,如何通過技術手段(如隱私計算、區塊鏈)保障數據主體權益,同時避免過度中心化控制?

  朱揚勇:自2015年國家實施大數據戰略以來,數據開放、共享、安全是主基調。數據開放共享、公共數據授權運營,都面臨“如何控制數據使用者肆意傳播或濫用數據”的挑戰。“數據自治”是我們在上海市科技發展基金資助項目中提出的創新研究成果。“數據自治”是指數據由數據擁有者在法律框架下自行管理、自行制定開放規則,然後將數據開放給使用者,包括上載數據應用軟體使用數據或下載數據到使用者的設備中,但使用者沒有數據治理權。“數據自治”模式是政府數據開放共享、公共數據授權運營、企業及個人數據交易流通、國家數據主權實現的一種可行模式。

  在技術實現方面,傳統的數據管理技術是面向“數據自治”封閉的,不適合數據開放共享,需要面向數據開放共享的技術。為此,我們提出了數據盒模型作為“數據自治”開放的基礎單元,在盒裝數據基礎上,設計了數據權益保護、防洩露、防拼圖等安全技術,設計了數據使用標準、數據訪問行為管控和數據使用審計等技術,開發了數據盒設計技術,實現“數據自治”開放中數據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可信數據空間類似於數據站也能夠做到這一點;區塊鏈記錄登記數據流通使用的過程,可以用於事後審計追溯;隱私計算僅僅適用於一些特定場景、特定數據類型的數據,應用範圍比較小。

  問:關於全國一體化數據市場建設,您有什麼看法?

  朱揚勇:我認為,首先需要解決數據市場流通標的問題,要有“可以自由流通的數據商品”。這裡有三層含義:一是數據商品,即用於流通的數據産品,可是目前還沒有關於數據産品的統一定義,數據産品的形態、規範、監管等等有待建立;二是數據産品的生産商,幾乎所有的産品生産都應該生産規範和生産資質,數據産品這麼重要,需要規範生産過程;三是自由流通,數據商品如果不能跨區域自由流通,那麼就不能打破市場壁壘。

  問:從長遠來看,“數據自治”和數據跨境的發展會呈現怎樣的態勢?

  朱揚勇:由於盒裝數據是可以下載到指定用戶端的,盒裝數據可以全球流動而不會被肆意傳播或濫用,所以從數據跨境需求來看,只要應用場景允許數據跨境,那麼盒裝數據就可以跨境到指定用戶端設備,用於指定使用目的,一旦違反就會啟動自毀程序。盒裝數據的安全性設計,使其可以用於數據跨境目的。

  問:2025數博會以“數聚産業動能 智 啟發展新篇”為主題,聚焦數據要素與人工智能技術融合創新,突出國際化、專業化、産業化特色。從您的專業視角看,數博會在推動數據資源的高效匯聚和開發利用方面,發揮着怎樣的作用?

  朱揚勇:數博會是最早的數據領域全球性大會,是一桿旗幟,對中國數據産業發展有巨大貢獻。當前,各行各業各領域都在數據驅動下進行數字化轉型,人工智能大模型也是數據驅動的。2025數博會以“數聚産業動能 智 啟發展新篇”為主題,立意深遠且極具現實指引性,相信會讓大家看到“數聚”産生的力量,進而促進全國各地重視數據要素的匯聚,形成産業動能,推進全域數字化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同時,期待本屆數博會有更多的交流和碰撞。

【糾錯】 【責任編輯:鄧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