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鳳先鋒隊’成功簽約23個項目,合同投資額約60億元,完成了州裏下達全年目標任務的68.72%。”黔南州甕安縣投資促進局招商引資科負責人田維春拿着二季度登記表。
“老田,你們‘招’的活幹得漂亮,‘留’的工作就看我們的了。”“築巢先鋒隊”責任科室負責人、也是該局營商環境科的負責人陳忠凱拍了拍胸脯,“引進來是開始,留得住、發展好是關鍵。我們有63家成員單位齊齊發力,一定把服務做到位。”
鍥而不捨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甕安縣圍繞“大招商”“招大商”,持續完善“築巢”“引鳳”兩個紅色先鋒隊,聚焦全縣“四上”企業、重點招商引資等企業靠前服務,助企紓困解難,打出“黨建+親商”“黨建+護商”連環招,着力提升營商便利度和企業滿意度,持續優化提升營商環境。
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我省各地各部門一體推進學查改,選派幹部奔走在項目建設、招商引資一線,及時響應需求、解決問題,將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持續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際行動。
仲夏,走進湄潭縣興隆鎮紅坪工業園區內,辣椒加工、玻璃生産、門窗製造等多家企業機械轟鳴,一片熱火朝天景象。
幹部作風是營商環境的“晴雨表”。貴州家洪門業董事長楊家洪告訴記者:“我們在發展中遇到的困難,政府都積極協調解決,幫助企業更好發展。”
為了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湄潭縣組建了由多家單位參與的“企業之家”聯合服務組。服務組將金融支持、就業政策與貼心服務直接送到企業“家門口”,實現了服務模式從“企業上門找”到“政府主動送”的轉變。
“我們通過線上線下企業之家專區,為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讓企業少跑路。”湄潭縣企業之家區域總管李洪梅&&。
鍥而不捨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幹部作風進一步轉變,從“被動應對”到“主動服務”,從“多頭跑”到“協同辦”,湄潭縣切實打通了服務企業的“最後一公里”。據統計,自今年3月“企業之家”聯合服務組成立以來,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共解決了企業需求38次,舉辦了35場次各類涉企活動,提供了2275次幫代辦服務,企業回訪均&&滿意。
營商環境的優化離不開高質量的政務服務,更離不開紀律的保駕護航。我省各地各部門以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為契機,以釘釘子精神深化作風建設,前移監督關口,構建事前、事中、事後全鏈條監督體系,確保惠企政策從“紙上”到“賬上”,為經營主體發展注入信心,讓清風正氣成為護航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不竭動力。
近日,貴陽市息烽縣紀委監委指導該縣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召開“一案一整改”警示教育會,通報該公司原董事長歐某某違紀違法典型案例,教育警醒幹部職工築牢廉潔防線。
此前,息烽縣紀委監委在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專項監督檢查時,發現歐某某利用職務便利,在工程建設招投標過程中為管理服務對象提供幫助並收受他人財物的問題。
“招投標領域權力集中、資金密集,是否公平公正,直接影響營商環境。”息烽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中,以整治工程建設招投標領域突出問題作為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專項監督的“小切口”,縣紀委監委統籌監督力量,深化運用“室組地”片區協作機制,並聯合相關部門,緊盯招標、投標、開標、評標、定標等關鍵環節,深挖徹查工程建設招投標領域“責風腐”問題。
“針對招投標領域涉及範圍廣、資金大、專業性強等特點,我們通過線上發布問題線索徵集公告、起底黨的二十大以來工程建設招投標領域信訪舉報件等方式,持續拓寬問題線索來源。”該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為提升監督質效,縣紀委監委明確將住建、交通、農業、水利、縣管國有企業等領域的基建項目作為監督重點,對項目立項、審批、招投標等各個環節進行全流程監督檢查,梳理分析一批重點問題線索進行督辦。
優化營商環境,關鍵在幹部,重點看作風。在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中,我省各地各部門堅持“當下改”與“長久立”相結合,完善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制度機制,營商環境、發展環境得到優化,親清統一的新型政商關係進一步構建,政府效能得到進一步提升。(記者 張良勝 通訊員 韋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