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貴陽7月26日電 在貴州省黔南州平塘縣平舟鎮,貴州金塘玉水現代農業有限公司的現代化養雞場內,11棟連體式智能化雞舍頂部覆蓋着5000余塊藍色光伏板,板下100萬羽蛋雞在恒溫環境中生長,形成“棚頂發電、棚下養殖”的獨特景象。這個由東西部協作創新實施的“牧光互補”新模式,正成為推動東西部産業共贏的新範例。

金塘玉水公司生産的雞蛋經挑揀、包裝後源源不斷流入大灣區市場。新華網發
2024年,粵黔協作工作組在調研中了解平舟鎮情況後,結合當地資源優勢與實際條件,與金塘玉水公司合作,充分利用其規模化養雞場的棚頂空間,在不佔用額外土地資源的前提下,申請廣州市協作資金900余萬元架設光伏發電設備,促進地方發展。
棚下養雞,棚上發電,這種“一地兩用”的立體産業模式,不僅滿足了養雞場自身生産、照明、溫控等需求,還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率,又為産業注入綠色動能,成為黔南州産業幫扶的創新樣板。

11棟連體式智能化雞舍上面鋪設光伏板,變成“綠色銀行”。新華網發
光伏發電項目採取“公司+合作社(村集體)+農戶”的模式運行,分紅資金的80%利益聯結平舟鎮脫貧戶、監測戶;20%用於壯大平舟鎮土寨村村集體經濟。平塘縣平舟鎮2024年度光伏建設項目電站於2025年3月28日正式並網發電,截至2025年7月21日,累計發電847380.5kWh,預計年産值達95萬元,整個項目産值884萬元,每年分紅49.35萬元,帶動了村集體和相對困難群眾的增收。
當前,黔南州正以平塘“牧光互補”項目為示範,持續深化東西部協作成果。通過優化産業布局、強化科技支撐、完善産業鏈條,讓清潔能源與特色農業深度融合,逐步構建起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的“黃金産業鏈”,為鄉村振興注入持久動力,讓東西部協作的成果在黔南大地結出更多金色碩果。(趙川 胡愛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