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在行動|貴州:科技賦能 無刺黑樹莓結出“致富果”-新華網
新華網 > 貴州 > 正文
2025 07/15 14:06:20
來源:新華網

鄉村振興在行動|貴州:科技賦能 無刺黑樹莓結出“致富果”

字體:

  新華網貴陽7月15日電(周遠鋼)近期,貴陽市清鎮市流長苗族鄉羊壩村農民種植的無刺黑樹莓迎來豐收,當地村民搶抓農時,采收樹莓供應市場。該樹莓品種是貴陽康養職業大學申剛博士樹莓科研團隊從貴州本地野生樹莓中選育出的新品種,目前已在貴州都勻、羅甸、西秀、晴隆、黔西、務川等地發展70多個種植基地,有效助力了土地增效、農民增收。

  航拍清鎮市流長苗族鄉羊壩村一景。新華網 周遠鋼 攝

  山間野果變身“致富果”

  “這個基地有25畝,樹莓成熟開採後,基地需要十多個工人同時採摘,鮮果就近賣到貴陽。還有公司直接來地裏收鮮果,銷路不愁。”在羊壩村的無刺黑樹莓基地,基地負責人、羊壩村村民馬艷對無刺黑樹莓的前景充滿信心。

  “最近不忙了,就來這裡摘樹莓,前天工錢得了156元,感覺比種玉米和水稻還輕鬆一些。我們按斤採摘,每斤一塊五,今天已經摘了50斤。”基地內,村民李發繡正麻利地將樹莓摘進桶裏。她&&,家裏種有玉米、水稻,農閒時來摘樹莓,可以賺些零用錢。

  村民在清鎮市流長苗族鄉羊壩村樹莓基地采收樹莓。新華網 周遠鋼 攝

  據了解,樹莓含有鞣花酸、花青素、樹莓酮、水楊酸等多種營養元素,野生樹莓常見於貴州的山野間。而馬艷種植的無刺黑樹莓,正是申剛博士團隊精心選育出的新品種“黔莓1號”。該品種於2022年獲得植物新品種保護權,填補了市場上缺乏樹莓新品種的短板;不僅保留了野生樹莓的口感和營養價值,還具有果大、産量高、無刺、採摘便捷的優勢,適宜大面積種植。

  清鎮市流長苗族鄉羊壩村樹莓基地內的樹莓。新華網 周遠鋼 攝

  “鮮果批發價為每斤35元左右。就按6元一斤的加工果來算,豐産期畝産至少在2000斤,能收入1.2萬元以上,除掉所有成本,利潤在6000元左右。”申剛介紹,樹莓一次種植可以受益10年以上,定植一年結果,兩年後進入豐産期,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經過多年試驗,採用矮化修枝技術,不用給樹莓搭架子,不僅減少了勞動力和搭架成本,還能降低壞果率、延長保鮮期。”申剛介紹,從種植、管護到採摘,樹莓基地都創造了就業崗位,讓部分村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校企合作 成果轉化見實效

  “樹莓生長快、適應性強,根係在近地面形成很密的保護網絡,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作用。”申剛&&,樹莓的價值遠不止於經濟收益,在石漠化治理方面還能發揮重要作用,實現生態修復與經濟效益的雙贏。

  清鎮市流長苗族鄉羊壩村樹莓基地內的樹莓。新華網 周遠鋼 攝

  “黔莓1號”的推廣,是貴陽康養職業大學立足職業本科辦學與康養特色,以“四百工程”(百團服務、百企駐校、百技助産、百品入市)為載體,推動校企融合發展的縮影。學校為申剛博士團隊與企業搭建合作平台,讓科研成果走出實驗室,在田間地頭和企業車間煥發活力。

  “目前,已研發出樹莓果汁、樹莓果酒、樹莓果醬、樹莓代用茶等産品,反響良好,市場逐步打開。”申剛&&,樹莓無論是現摘現食,還是加工成果醬、果酒,都能為舌尖帶來獨特的風味體驗。團隊通過和企業合作開發樹莓産品,有效解決樹莓保鮮期較短、不易儲存運輸的問題,讓更多外地人能嘗到來自貴州山野的味道。

  航拍的清鎮市流長苗族鄉羊壩村樹莓基地。新華網 周遠鋼 攝

  “依託申剛博士團隊的科研技術,我們將收購的樹莓鮮果開發成低酒精度的樹莓酒,適應市場需求。”貴州養生河酒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李紀財十分看好樹莓産品的市場前景。

  延長産業鏈助力鄉村振興

  作為貴州第一所本科職業院校,貴陽康養職業大學近年來緊扣校地融合、校企融合兩條主線,結合康養特色專業探索“産學研”一體化創新發展路徑,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效,助力貴州産業升級。

  申剛在清鎮市流長苗族鄉羊壩村樹莓基地察看樹莓生長情況。新華網 周遠鋼 攝

  “學校現在建設了生態特色食品研發和轉化中心,我們研發新品以後,通過和企業聯建生産線,加速成果轉化,也方便學生實訓。”申剛説,一條集品種培育、科學種植、精深加工、市場銷售於一體的樹莓産業鏈正在形成,將有效助力貴州鄉村振興。

  申剛&&,下一步將結合學校辦學特色和資源優勢,和團隊成員一道,加大樹莓康養産品的研發,以實際行動踐行科技興農、科技惠民的使命,為貴州社會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糾錯】 【責任編輯:吳雨 盧志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