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貴陽7月13日電(記者李黔渝) 7月12日,在貴州省石阡縣坪山鄉佛頂山村,貴州省林業局、貴州佛頂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貴州大學等聯合啟動2025年佛頂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綜合科學考察。

7月12日,2025年貴州佛頂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綜合科學考察啟動儀式現場。(貴州省林業局供圖)
貴州大學副校長、項目負責人陳祥盛介紹,這是佛頂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進行的第三次科考活動。從空間上來看,除了涉及保護區轄區範圍,根據保護區保護管理與社區發展需要,還將涉及到與保護區接壤的施秉、鎮遠、余慶三縣。
從內容上來看,本次考察設置了“生物多樣性”和“可利用資源”2個大專題、28個小專題。將着重開展植物遺傳資源、動物遺傳資源、石松類、地衣、藻類、浮游動物、土壤動物、蜘蛛、螨類、甲殼、軟體、環節、多足、菌類生物、植物區係、動物區係、生態系統與植被及植物群落、景觀多樣性與生物廊道構建等方面的調查研究。此外,還增設了“可利用植物資源”“可利用動物資源”“可利用菌物資源”以及包括自然遺跡、景觀、民族文化等,極大地豐富了本次科考的內涵和完整性。
這次選派的28個專題負責人,均為貴州大學相關學科的學術帶頭人或學術骨幹,參與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後將超過300人。同時,還邀請多名省內外單位、專家參與考察。
通過此次科考,將對保護區內自然環境、生物資源、生態系統、景觀、社會經濟、保護管理現狀以及威脅因素等進行系統、科學地考察,以掌握生物多樣性本底資源及其環境現況,確定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與重點保護區域,分析受威脅現狀和趨勢,提出自然保護區功能分區和保護管理策略及建議。
佛頂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武陵山區和黔東南苗嶺的過渡地帶,生物種類豐富獨特,文化豐富。保護區共涉及石阡縣坪山鄉、甘溪鄉、中壩街道3個鄉鎮(街道)10個行政村,當地社區群眾自古就有“敬雀節”愛鳥護鳥的文化習俗,與自然保護區和諧共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