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江幹流水能綜合利用率達到87%,超國際平均水平
一滴水可發7次電
“截至12點,已發電2445萬千瓦時,今天計劃發電5000萬千瓦時。”7月10日,在遵義市余慶縣的構皮灘水電站中央控制室,兩名值班人員緊盯着電腦控制面板上實時跳動的數字。
貴州境內的烏江幹流上,依次分佈着洪家渡、東風、索風營、烏江渡、構皮灘、思林、沙陀水電站,組成“梯級水電聯合調度系統”,是“西電東送”的骨幹電源。烏江幹流的每一滴水,通過百米級水位的落差,在不同裝機容量的發電機組中,可進行7次發電。
“就像接力賽跑,上游電站發電後的‘尾水’立即成為下游電站的發電水源。”構皮灘發電廠副廠長馮德才説,構皮灘水電站擁有5&發電機組,共計裝機容量300萬千瓦,是目前中國華電在運裝機容量最大的水電站,也是貴州裝機容量最大的水電站。2024年構皮灘水電站發電量78.23億千瓦時,大部分通過500千伏的送電線路直接進入南方電網,通過“黔電送粵”“西電東送”等通道輸往粵港澳大灣區等地。
在距離構皮灘水電站137公里的上游,烏江渡水電站作為1970年開工建設的“烏江第一壩”,經過智能化改造後煥發新生,水能利用率提升至98%,2024年累計完成發電量31.5億千瓦時。烏江渡發電廠廠長唐雪景介紹:“我們單日最大發電量可達3000萬千瓦時,相當於節約9000噸燃煤,助推綠色低碳發展。”
目前,烏江幹流上的7座梯級水電站裝機容量共計834.5萬千瓦時,設計年發電量289億千瓦時,水能綜合利用率達到87%,超國際平均水平。(記者 張秀雲 向莉君)
【糾錯】 【責任編輯:盧志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