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賦能教育高質量發展:“摩”課項目助力城鄉化學教學-新華網
新華網 > 貴州 > 正文
2025 07/11 17:32:19
來源:新華網

數字化賦能教育高質量發展:“摩”課項目助力城鄉化學教學

字體:

  新華網貴陽7月11日電 針對縣域中學化學教育痛點,貴州師範學院探索教育創新路徑,打造出一款人工智能輕量化輔助化學教學的教育智能體引擎——“摩”課,為城鄉化學教育注入新動能。

  “摩”課是聚焦AI+化學的教輔軟體,以WPS插件形式嵌入教學場景,解決國産替代化難題,其擁有智能快捷輸入、知識拓展、一鍵成卷等核心功能。目前已獲4項專利、3項軟體著作權。

圖為教師與學生討論現場

  今年3月,教育部推出“縣中振興”行動計劃,關注統籌調配教育資源,聚焦縣域中學教育質量提升。7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組織實施數字化賦能教師發展行動的通知》,為教育數字化轉型提供政策指引。

  貴州師範學院化學與材料學院科創團隊深入調研30余所縣域中學及11所發達地區中學發現,化學學科因側重微觀探索,存在抽象概念難理解、欠發達地區實驗資源不足、教師缺乏智能教學工具、學生針對性訓練不足等問題。

圖為學生討論現場

  為解決這些難題,該團隊整合全國30余本化學教材、5萬餘道試題及1000多個知識點,構建起融合化學知識與技術的圖譜,依託3項核心技術實現突破。其一,自研詞嵌入模型匹配輸入技術,通過文本清洗、符號分類及精準匹配,研創國內教育級化學符號智能輸入功能,可識別1000余種化學結構式、1000余種晶體結構式及2000余種化學反應方程式,解決符號輸入與概念理解難題;其二,採用LLM+IRT雙引擎驅動技術,實現學情與教學目標智能動態匹配;其三,運用基於web3D的化學虛擬倣真技術,打造高還原性、可交互的虛擬實驗環境,讓分子“觸手可及”,實驗“無限次重來”。

圖為項目試驗過程

  “作為師範生,能讓大山裏的孩子隔着屏幕‘敲碎’化學鍵,我們的代碼便有了意義。”該團隊成員認為,通過技術創新,“‘摩’課”項目有效彌補鄉村學校實驗資源短板,讓學生學習效果“肉眼可見”。(婁立原、劉嘉琦)

 

【糾錯】 【責任編輯:盧志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