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7日電 《經濟參考報》7月7日刊發記者向定傑采寫的文章《在洪水中托起不滅的燈火——貴州受災嚴重三縣保供電見聞》。文章稱,6月24日以來,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遭遇持續強降雨,榕江、從江、三都水族自治縣受洪澇災害影響嚴重,大量電力設施受損,143條輸電線路停運,15.2萬用戶受到影響。
經過夜以繼日的搶修,6月27日晚,三縣實現“城區戶戶點亮、行政村村村通電”。然而,6月28日新一輪洪峰過境,三地電力供應隨即中斷。到6月29日下午,又再次全域恢復。
6天內,兩次洪峰,兩次復電,這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保衛戰!風雨礪初心、光明映忠誠。在此次大規模抗洪搶險過程中,南方電網調集搶修人員1.6萬餘人次、應急發電車400&次、應急發電機1259&次,不畏艱險、連續奮戰,爭分奪秒保供電、保民生。
水退人進 向險境挺進
6月24日,榕江、從江水位暴漲,洪水漫灌縣城,三都縣都江鎮也同時斷網、斷電、斷水、斷路。
“水退到哪,電就通到哪,不惜一切代價保障民生用電!”南方電網於當日20時將應急響應提升至Ⅲ級,貴州電網同步啟動Ⅱ級響應。省、州、縣三級聯動指揮體系高速運轉,3個前線指揮部迅速成立。
“先復電、後搶修!”南方電網緊急調集廣東、廣西、雲南571名精銳力量星夜馳援,國家級電力應急特勤隊攜帶排澇機器人、勘災無人機、衛星通信站等113&(套)先進裝備挺進一線。
把暴雨當作急促的戰鼓,把洪流當作衝鋒的號角。貴州電網也迅速將4519名經驗豐富的搶修人員組成突擊隊。一輛輛大型排澇車、應急發電車開赴重災區,優先保障醫院、學校、安置點等重點區域供電。
在塌方阻隔的“信息孤島”三都縣都江鎮,三都供電局配網綜合班員工陳春背負衛星電話,徒步穿越21公里塌方落石區,歷時4小時,將唯一的通信命脈送達。
隨後,直升機將9名搶修隊員和關鍵裝備精準投送至“孤島”區域。大型固定翼無人機穿透雨霧,如鷹隼般全域掃描災後線路。在35千伏響江線,無人機迅速鎖定泥石流造成的斷點,高清影像實時回傳,為精準搶修贏得寶貴時間。
“我先上”“跟我上”,在搶險救援過程中,黨旗在抗洪搶險一線高高飄揚。泥濘的搶修現場,黨員幹部胸前的黨徽熠熠生輝,手臂上“黨員突擊隊”的袖標格外醒目。
儘管泥漿灌滿鞋靴,汗水浸透衣背,榕江供電局配網綜合班經理梁海金和同事專注地搶修受損路燈。
梁海金是從江人,6月24日洪災,他愛人和孩子在從江,但他沒有時間去看望。每天幾乎只休息四五個小時,他的眼睛佈滿血絲,聲音也變得沙啞。“在榕江工作10多年,有很深的感情。”梁海金説道。
6月27日19時08分,隨着榕江縣萬都小區燈光次第亮起。至此,受第一輪洪災重創的三縣實現“戶戶亮”。
接續奮戰 讓燈火再燃
“請所有人員及發電車立即撤離至縣城高處避險!”28日上午9時,正在榕江縣富民小區開展搶修復電的貴陽供電局黨員突擊隊隊員岑勇、侯長茂突然接到緊急指令。
隨着第二輪洪峰襲來,洪水再次漫灌榕江縣城,三都縣內多處山體滑坡,道路二次塌方,搶險形勢雪上加霜。
“我們所有搶修人員和應急保電車輛1小時就完成了安全撤離,但這也意味着富民小區居民家裏亮着的燈將熄滅。”在避險期間,岑勇和侯長茂沒有停下工作腳步。
為更精準掌握富民小區5棟樓15個單元共1000余戶居民的用電情況,兩人開始不停地打電話與社區居委會進行對接。
“在打了20多個電話後,終於通過居委會,與連日來因通信不暢未能&&上的小區電工通上了電話,掌握到有關小區電力設施設備的詳實數據,為復電做好充足準備。”岑勇一邊&&搶修物資,一邊規劃復電方案——位於小區地下室的6&變壓器、近2公里長的線路已完全損壞,不能再用,建設高於小區路面的&架式變壓器,可保障汛期再次到來時小區用電安全穩定。
侯長茂説,在緊急避險期間,他們與來自遵義、畢節等5個地區供電局的應急發電車隊伍保持密切&&,確保水退後能第一時間接入應急發電車送電。
29日凌晨,16基電桿、6&柱上變壓器、2.4千米線路等物資陸續運送到位,為永久性復電施工做好準備。29日早上8點,5輛應急發電車提前1小時完成接入,富民小區再次實現戶戶亮燈。
一幕幕感人的場景接連發生。在村超足球場外圍,淤泥足有十幾公分厚,遵義供電局搶修隊伍艱難前行,對10千伏忠新三回線開展巡視;在萬都富宇國際小區,興義供電局與前來支援的廣西電網來賓供電局共同對小區地下室開展排澇清淤工作;在榕城故里小區地下室,銅仁供電局搶修隊伍克服作業環境狹窄、伴隨刺鼻氣味,對配電房、環網櫃等電力設備開展烘乾作業……整個榕江縣的搶修復電工作從黑夜一直持續到次日白晝。
6月29日17時30分,伴隨着榕江縣常馳小區恢復供電,宣告受第二輪洪峰衝擊的三地城區和鄉村,再次全域迎來光明。
心手相牽 照亮重建路
本輪汛情發生時,正值2025年貴州高考志願填報期間。榕江縣供電部門火速將縣域內部分電力機構辦公場所改造為臨時服務點。
在縣一中,兩台發電車正在不間斷供電。“感謝電網提供的設施,讓我們順利填報了志願。”榕江一中畢業生梁佳寧説。
洪水中,搶修人員的身影在泥濘中跋涉;燈光下,質樸的感謝在百姓心間流淌。
在榕江縣愉景灣小區,烈日下渾身濕透的搶修隊員,收到了居民自發送來的西瓜。“師傅們辛苦了!快吃塊解解渴!”一塊紅瓤瓜,甜在嘴裏,暖在心頭。
在從江縣下江鎮團結村,當2噸重的變壓器歷經8小時人力搬運終抵山頂,苗寨燈火重燃,老人孩子的歡呼與搶修隊員欣慰的笑容交織。
在三都縣都江鎮月亮村,道路被塌方徹底封死。都勻龍裏供電局黨員突擊隊隊員深陷泥濘、寸步難行。遭遇困難之際,該村老支書劉開忠開着顛簸的三輪車在泥濘中跋涉近四小時,將隊員們送達故障點。
這點點滴滴的互動,如微光匯聚,照亮風雨後的重建之路。
6月30日,興義供電局搶修隊伍正在為榕江縣萬都富宇國際小區新立12基電桿,新增400千伏安變壓器5&,架設10千伏導線800米、400伏導線1.2公里,用於替代小區地下室被洪水泡壞的電力設備。
貴陽供電局搶險指揮部數據統計,榕江縣受災以來,該局出動300餘人的搶修隊伍,實現搶修區域6000余戶住戶正常用電。截至7月1日上午11時,他們負責榕江縣5個受災小區的電力設施建設工作,其中2個已全面完成,3個正在加緊施工。
“我們全力以赴投入到抗洪搶險保供電戰鬥中,充分彰顯了‘萬家燈火 南網情深’的品牌形象。”南方電網貴州電網公司相關負責人&&,接下來,他們將啟動電網災後韌性提升規劃,進一步對受損設備及線路進行系統性修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