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貴州貴陽借“東數西算”打造智算基地,到天津“AI + 醫療”革新就醫模式;從哈大高鐵助力東北振興,到山東鄆城民企開拓中亞市場。各地聚焦創新與實踐,以科技、交通、外貿等為抓手,激發發展新動能,共繪高質量發展新畫卷。

■算力賦能 驅動産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隨着“東數西算”工程的深入實施,貴州省貴陽市貴安新區聚焦算力、賦能、産業“三個關鍵”,全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智算基地。

當前,搶抓國家“東數西算”工程機遇,入選十大數據中心集群之一的貴安新區,正積極打造面向全國的算力保障基地,以實現數據從“存起來”到“跑起來”“用起來”的轉變。

■AI 賦能醫療 構建未來醫院新範式
在天津市海河醫院,AI賦能就診全流程,讓患者更省時、更省心。

人工智能技術在臨床實際場景落地應用,也減輕了醫生的工作壓力。

海河醫院構建了AI模型,以自主可控技術推進醫療全場景智能化應用。

■攻克高寒難題 高鐵助力東北振興
哈大高鐵縱貫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2012年12月開通運營。

國鐵瀋陽局在沒有成熟經驗可供借鑒的情況下,經過多年自主探索創新,全面掌握了高寒高鐵的運營和維護技術。

哈大高鐵開通10多年來,形成了以哈大高鐵為縱貫南北主軸,以瀋陽、長春、大連等城市為中心的2小時經濟圈。如今,四通八達的高速鐵路網正不斷為東北振興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深耕中亞市場 激活外貿發展新動能
山東省鄆城縣立足本地産業優勢,持續深化與中亞國家的經貿往來。一批具有競爭力的民營企業正加速“走出去”,不斷拓展國際市場空間。

走進鄆城經濟開發區的鄆城建星專用車製造有限公司,一批嶄新的集裝箱平板半挂車整裝待發,即將開啟遠赴中亞國家的旅程。過去幾年裏,建星專用車已進入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中亞國家市場。

建星專用車計劃進一步深耕中亞市場,加大研發力度,推出更多適配産品,完善售後服務體系。當地政府也在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提供更有力的政策支持,推動更多企業拓展國際市場,為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統籌:李傑、王健
編導:吳昊
配音:王帥龍
包裝:夏勇
綜合新華社記者報道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