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貴陽6月26日電(周遠鋼)今年6月23日至29日是我國第35個全國節能宣傳周,主題是“節能增效,煥‘新’引領”。近年來,貴州搶抓新能源發展機遇,實現了由傳統“水火互濟”向“火水風光儲”多能互補的電源結構轉變,新能源發展跑出“加速度”。

烏撒至奢香第二回500千伏線路工程施工現場。新華網發(潘聰 攝)
從2011年第一個風電項目並網發電、2015年第一個光伏項目建成,到2020年3月新能源裝機容量突破1000萬千瓦,再到目前達到3158萬千瓦,佔全省總裝機的39.5%。新能源超過火電成為南方電網貴州電網公司統調的第一大電源。貴州電網公司多舉措保障新能源“應開盡開、應並盡並、能並快並”,推動全社會形成綠色低碳的電力生産消費模式,為貴州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綠色動能。
拓電網 暢通新能源外送通道
近日,位於貴州省畢節市赫章縣境內的貴州(威寧)烏撒至(大方)奢香第二回500千伏線路工程(標段二)施工現場一片繁忙景象,工人們忙着輸電線路架設安裝工作,有序推進工程進度。

烏撒至奢香第二回500千伏線路工程(標段二)施工現場。新華網 周遠鋼 攝
作為“十四五”貴州電網建設的重點工程,烏撒至奢香第二回500千伏線路工程總投資12.26億元,是貴州歷史以來投資最大的單體電網工程項目,跨越冰區範圍廣、海拔跨度大。
“工程穿越33處險峻峽谷、178公里重冰區,需組立676基鐵塔,最遠的塔基距公路直線距離超3公里。”南方電網貴州電網建設分公司項目經理鄭世寅介紹,為提高工程施工質量和進度,工程近1萬噸重的塔材依靠直升機吊運、騾馬馱運與人工肩扛協同運輸,在懸崖峭壁間開闢出195條臨時運輸通道。通過引入無人機牽引初級導引繩技術,安全效率提升3倍;通過數字化管控平台,日均架線進度達2公里。

烏撒至奢香第二回500千伏線路工程(標段二)施工現場。新華網 周遠鋼 攝
目前該工程進展順利,預計今年10月底輸電線路貫通,項目投運後年輸送綠色電力可達70億千瓦時。同時,貴州電網14個500千伏重點工程正全力推進,2000余名電網建設者分佈在銅仁西、金海湖等施工現場。
作為畢節地區消納新能源電量的核心樞紐,500千伏奢香變電站擴建工程也在加緊施工。擴建完成後輸送能力將從506萬千瓦提升至800萬千瓦,足夠支撐400萬台家用空調同時運轉。
“十四五”以來,南方電網公司累計在貴州投資逾400億元,建成500千伏奢香至鴨溪輸電線路、500千伏興仁至獨山輸電線路等重點項目,打通了貴州西部風光清潔能源送出大通道,形成了3000萬千瓦新能源外送能力。在大電網的有力支撐下,貴州連續多年新能源發電利用率均超過99%,基本實現新能源全額消納。
貴州電網公司還積極推進新能源並網項目建設,成立新能源服務中心,為新能源業主提供“一站式”窗口服務,並網受理用時縮減80%以上,接入評審用時縮減30%以上,確保最大能力消納新能源。
強技術 實現新能源精準調控
風光等新能源發電具有隨機性、波動性和間歇性,高度依賴自然條件。貴州電網公司通過省、地調度新能源場站閉環控制全覆蓋,構建省地兩級水火風光(AGC)協同控制系統,實現從“人工電話調度”到“系統精準控制”的跨越,該系統只要設置好變電站的上網功率限值,就能實現自動調減水、火電廠的發電功率,實現新能源最大化消納。
2023年,貴州電網在興義實現黔西南57家新能源場站AGC閉環控制,拉開了智能調控序幕;2024年,南方電網首套省地協同AGC系統投運;2025年4月,隨着最後一座光伏電站AGC閉環投運,貴州成為南方電網首個實現集中式新能源AGC全覆蓋的省級電網,年減少棄電損失超1億千瓦時。
在500千伏奢香變電站,自動電壓控制(AVC)技術成為電網穩定的“隱形衛士”。“針對畢節高海拔山區線路電壓波動,AVC動態調節無功補償裝置,將母線電壓波動範圍從±5%壓縮至±1.5%;平抑母線電壓波動,保障了所供百萬客戶的用電安全。”南方電網貴州畢節供電局變電管理二所500千伏奢香變電站站長王成介紹。

500千伏奢香變電站一角。新華網 周遠鋼 攝
此外,貴州電網公司還建設新能源可觀、可測、可控一體化綜合應用平台,精準預報每個新能源場站的功率,提升新能源利用水平;加快推進電化學儲能項目建設,目前已實現對儲能電站充、放電功率的實時控制,調控周期由3分鐘減少至5秒鐘,效率大幅提升。
建機制 保障新能源交易需求
綠色電力(簡稱綠電)是指在生産過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為零或趨近於零的電力,其主要來源為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簡稱綠證)則是證明這些電量被消費的“綠色身份證”。
2024年全年綠電交易結算電量較2022年“零的突破”時增長超40倍;今年1至5月,貴州綠電交易電量達33.5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10.16%……貴州持續開展綠電、綠證交易,不斷完善交易機制、擴大交易規模,推動全社會形成綠色低碳的電力生産消費模式。
“每1000千瓦時綠電對應1個綠證,企業購買綠電的行為,本質上就是在直接消納新能源。”貴州電力交易中心交易組織專責陳仕軍介紹。

貴州電力交易中心。新華網 周遠鋼 攝
2024年1月,貴州電力交易中心重新修訂印發《貴州省電力經營主體註冊管理辦法》,將發電企業入市周期從15天壓縮至3天,僅此一項就推動21家新能源企業新增入市,為綠電市場注入更多新能源供給。
綠電應用正從工業領域擴散至民生場景。在榕江縣“村超”足球場,50萬千瓦時綠電支撐着每場比賽的燈光、大屏和音響;中國國際大數據産業博覽會連續兩年實現場館綠電全覆蓋……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5月底,貴州參與綠電交易的電力用戶達605家,同比增長了8倍,這些企業的綠電消費行為,共同助推了貴州新能源消納的閉環。

